【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 記者 毛麗娟)在本周末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深圳)私募基金高峰論壇上,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會長張小艾表示,過去兩年來國內私募基金在數量下降的同時規模卻出現爆發式增長,未來將進一步拓展私募基金業務空間。
近年來私募基金行業取得了爆發式的增長。數據顯示,自2014年2月私募基金登記備案以來,截至2017年2月底,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私募管理人18306家,已經備案私募基金48626只,認繳規模16.35萬億元,實繳規模8.55億元,私募基金行業從業人員28.23萬人。與2015年末相比,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下降了26.79%,但私募基金數量和實繳規模分別增長了102%和111%。
無專業能力的空殼機構被註銷
張小艾介紹,截至2016年2月底,中基協共註銷1283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一大批無專業能力的空殼機構被註銷,改善了行業構成,重塑了行業形象。同時,協會全面推進私募自律規則體系建設,正在構建7+2自律管理規則體系,全面覆蓋登記備案、募集行為、投資顧問、信息披露、內部控制、合同指引、托管業務、外包業務,將誠實守信深化到各項投資管理活動中。
據瞭解,在私募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其存在的問題和風險不容忽視。其主要涉及私募基金基礎性法律體系亟待加強,行業標準不統一、多層嵌套、通道業務和關聯交易等套利活動頻繁,資產管理與影子銀行、民間借貸關係不清、行業機構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從業人員專業能力欠缺,自律合規意識薄弱,理性成熟的投資文化尚未形成、以私募基金為名義的司法集資屢禁不止等等。
推進符合條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參與新三板做市商試點
對於下一步的監管思路,張小艾透露,中基協將緊緊圍繞扶優限劣的方針,在登記備案環節讓私募基金管理人與律師、會計師等中介服務機構在相互博弈中相互增進,在基金募集階段,通過信息披露制度和基金合同保障投資者的知情權,引入資管機構和投資者間的博弈。在投資端,資產管理機構要充分發揮行使買方定價權和投票權,促進上市公司指導非上市金融企業不斷優化基本面,提升核心競爭力,形成資本市場買方賣方之間的博弈。
「未來將研究促進FOF的合規發展,實現行業專業化分工,提升私募機構管理水平。中基協還將積極推進符合條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參與新三板做市商試點等工作,為私募基金行業拓展業務空間服務。另外,私募基金行業評價業務面臨著數據不全、覆蓋面不廣、分類標準不統一的難題,基金業協會自身不搞評級,我們將探索建立私募基金評價的基本標準,規範評價行為。建立社會責任ESG評價指標,就是希望私募機構不僅要考慮傳統的業績規模指標,還要分析ESG的綜合責任指標,鼓勵私募基金為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長期資金,促進實體經濟基本面的持續優化,為投資者創造可持續的投資價值。」張小艾表示。
責任編輯: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