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今日指出,作為空間站建造前的載人航天最後一次飛行任務,天舟一號飛行任務具有承前啟後的意義,飛行後期還將安排一系列的拓展試驗,看點不少。比如,要進行繞飛、快速的自主交會對接;再比如要釋放搭載的一顆立方星,在軌道上,還要驗證一個先進的導航自導的控制裝置以及國產的新型元器件。
據中國新聞網4月28日報道,國務院新聞辦今日舉行新聞發佈會。有記者問:天舟一號飛行任務和以往相比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後續飛行任務當中還有哪些看點值得我們關注?
資料圖:中國自主研製的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於4月20日晚間19時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趙彥勛 攝
王兆耀指出,與以往的載人航天任務相比,天舟一號飛行任務是我國空間站貨物運輸系統的首次飛行,有幾個特點:一是任務的狀態新,天舟一號是我們為空間站全新研製的一個貨物運輸器,在上行載貨比,就是本身自重和拉貨的比叫上行載貨比,以及推進劑補加的量,這些指標與國際在用的、現用的貨物補加運輸系統都是比肩的,或者是優於的。同時,我們還在天舟上安排了10多項科學實驗項目,提高了整個任務的效率。
第二,技術難度大。天舟一號是全面承擔了推進劑的補加驗證試驗和下面還要進行的自主快速交會對接試驗。這兩項試驗都是國際上公認的航天技術難度比較大的技術,推進劑補加現在這個技術據我們掌握了解,國際上也就是俄羅斯、美國掌握,而真正在工程應用上也只有俄羅斯,現在為國際空間站推進劑補加主要是俄羅斯在做,應該說這個技術難度還是很大的。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技術,現在交會對接需要兩天的時間準備過程,將來這個試驗成功以後,只需要6.5個小時就能實現兩個航天器在空間的交會對接,這樣大大提高了我們工作的效率。
第三,持續時間長。這次任務從飛船運抵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2月中旬就運進去了,到將來天舟一號拓展試驗完成歷時半年以上。這麼長時間,對整個任務的組織、指揮、支持保障系統都是一個新的考驗。同時,這次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和天宮二號組成的組合體在天上要運行兩個月,這也是我們國家組合體運行時間最長的一次。
王兆耀還表示,作為空間站建造前的載人航天最後一次飛行任務,可以說這次任務具有承前啟後的意義,飛行後期還將安排一系列的拓展試驗,看點不少。比如,剛才講的要進行繞飛、快速的自主交會對接;再比如要釋放搭載的一顆立方星,在軌道上,還要驗證一個先進的導航自導的控制裝置以及國產的新型元器件。再比如我們安排了非牛頓引力的實驗裝置,主動隔振關鍵技術也要進行驗證;還有一些微流控芯片,在失重條件下、微重力條件下對細胞的增值、分化的影響,這些實(試)驗也將陸續的展開。因此,可以說後面還是有很多項目是值得期待的。
責任編輯: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