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 (香港文匯網 記者 劉凝哲)19日14時55分,一場「空中芭蕾」在距離地面約380公里的太空軌道上演,中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完成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繞飛和第二次交會對接試驗。與此前進行的繞飛試驗不同,此次天舟一號進行的是全自主繞飛,包括規劃繞飛軌跡、變軌控制、姿態機動等全部自主完成。這次試驗的成功,將為中國空間站建設奠定積累更多的經驗和數據,為未來可能進行的複雜對接做準備,對於後續工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天舟一號飛船在4月20日傍晚升空,與天宮二號完成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後,於27日完成中國的首次「太空加油」試驗。6月15日,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再次進行第二次「太空加油」試驗。19日,天舟一號開始進行任務中備受關注的全自主繞飛試驗。
官方披露的細節顯示,6月19日9時37分,在地面決策指導下,天舟一號繞飛試驗開始實施。地面首先發送分離指令,天宮二號停控,對接機構解鎖,兩個航天器分離。隨後,天舟一號按程序逐步撤退至後向5千米,並保持約90分鐘。待地面確認航天器狀態正常後,發令控制天舟一號開始繞飛,從後向5千米繞飛至天宮二號前向5千米。在此期間,天舟一號完成偏航180°轉倒飛,天宮二號完成偏航180°轉正飛。
繞飛試驗完成後,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開始第二次交會對接試驗。天舟一號離開前向5千米停泊點,逐步接近至前向30米,之後與天宮二號對接機構接觸,完成對接試驗。
為什麼要掌握繞飛技術?航天專家表示,中國未來要建成重量達到百噸級的空間站。這樣的龐然大物,如果遇到載人或者貨運飛船前來交會對接,不能為迎合飛船而大幅調整姿態,這就需要飛船進行繞飛。繞飛是一種高難度的太空工作,需要飛行器進行多次變軌和姿態機動來完成,將主要應用於空間站多個艙段組裝,或是載人、貨運飛船已在空間站某個對接口,需要騰空對接口時的情況。繞飛技術需要確保航天器能從多個方向與空間站對接,是空間站建造和運營的關鍵技術之一。
太空繞飛,也被稱為「空中芭蕾」,看起來很精彩卻暗含巨大風險。兩個重達十幾噸的飛行器在以每小時29萬千米的高速飛行過程中下完成「上下繞圈」和「翻跟斗」動作,要求天舟和天宮的軌跡和姿態必須精準受控。與此前進行的繞飛試驗不同,此次天舟飛船進行的繞飛採用全自主技術,飛船可自主進行變軌控制、姿態機動,不需要地面人員干預。這種全自主繞飛技術不僅能大大減輕地面支持人員的工作強度,還可以實現測控區外的自主繞飛。
責任編輯:京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