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曾蔭權憶推政改:特首需作橋樑

2017-07-22

【文匯網訊】 (記者 陳庭佳)前特首曾蔭權在接受電視台訪問時,憶述2010年成功推動政改的經歷。他指出,特首需要作為橋樑,在香港社會和中央政府當中尋找妥協空間和共同點,又提到當年支持政改通過的民主黨,指當年該黨「元老」司徒華仍然在生,可以擔大旗游說其他反對派議員支持。

有線電視22日播出曾蔭權的訪問。他在訪問中表示,自己感受最深是爭取到政改時間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在2007年作出決定,宣佈香港可於2017年普選特首,對他來說是很大鼓舞。

游說反對派 「司徒華可擔大旗」

他憶述,當年推動政改經過很多努力,也經過很多「摸底」交流,「特別是民主黨裡面,有司徒華先生在內,真的可以擔大旗,做到很多工夫。」他認為,反對派有妥協空間,加上中央有誠意落實普選,後來得到民主黨、民協和其他獨立議員的支持,最終可以通過政改方案。

他慨嘆,近年聽到許多「為何要相信中央」的聲音,認為當民意和中央越走越遠的時候,達成共識就會很困難,作為特首就需要擔當橋樑角色,因為特首掌握到社會各界能夠妥協的空間,也了解中央的底線,「可否挖出更多妥協空間,再在兩者的妥協空間當中找出共同點,就是在那裡做工夫,急不來的。」

曾蔭權任內宣佈停建、停售居屋,到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才提出復建,有人質疑其做法會造成供應短缺、推高樓價。他在訪問中指,自己完全接納別人的批評,但解釋在2000年地產泡沫爆破後,很多人是負資產,「不要說當時賣不到樓(私人住宅),我們的居屋也無人買」,如果再出售居屋,樓市或會繼續崩潰,「還有建好的居屋沒人買,餵老鼠又怎辦呢?立法會會否放過你?」

他又說,任內「未曾停過一分鐘開發土地,不停開發土地」,指從發展土地到建好房屋,起碼需要11年、12年的時間,換句話說現時建好的樓宇,是從他或者前特首董建華任內開發的土地而來。

被問及卸任後公眾對他的意見,曾蔭權坦言一定會有人忘記其做過的工作,但自己感受到的是正面多於負面,會以感恩的心態對待市民的關愛,「純粹是要互動和信任,我一生人都是信任香港人。」


責任編輯:陳敏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