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 (香港文匯網記者 張帆)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東京審判——為了世界和平》紀念版今天在上海書展上首次與讀者見面。這一版本主要面向普通讀者和青少年。

《東京審判——為了世界和平》紀念版今天在上海書展首次與讀者見面(張帆攝)
東京審判,作為二戰後重大的歷史事件,決定了日本戰後的政治走向,乃至整個東亞歷史進程,是戰後日本和遠東國際關係的新起點;同時,也對戰後國際法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但長期以來,對於這一重要歷史篇章,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際上,關注度一直都很低,尤其是廣大群眾與青少年對東京審判了解非常有限。缺乏兼具專業性與可讀性,既系統全面又通俗易懂的大眾讀物,便是原因之一。
在此之前,經過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與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幾年的合作耕耘,東京審判基礎文獻已基本出版齊備。2016年,根據中共中央宣傳部指示,要在以往出版東京審判系列圖書的基礎上,撰寫一部通俗易懂的東京審判主題圖書,立足於多語種出版以及輸出版權。本書指定由東京審判研究中心主任程兆奇教授負責撰寫。在此背景下,《東京審判——為了世界和平》應運而生。可以說,如今呈現在大家面前的這本書,是迄今為止國內最具專業性和權威性的東京審判領域通俗讀物。
圖文並茂介紹歷史
《東京審判——為了世界和平》一書作者程兆奇,現任上海交通大學東京審判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從事中日戰爭遺留問題研究,也被譽為國內「東京審判研究第一人」。
在創作之初,本書便確定了面向廣泛讀者群體的定位,在確保內容準確性的前提下,以深入淺出的文字介紹與東京審判相關的歷史以及各方觀點。同時還使用了大量來自美國國家檔案館、日本國立公文書館等珍貴的檔案圖片,其中一些是首次公開出版,有助於讀者對這段歷史形成更加具體和鮮明的認知。而對於有興趣深入了解的讀者,書中也細列了有價值的參考書單。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並非單純站在受害者立場上控訴侵略者的殘暴,而是向讀者同時呈現不同的觀點。從庭審當時檢辯雙方的辯論,到審判結束後法學、史學領域的嚴肅探討,作者以更加全面、客觀的法理依據和國際視角闡述了這一世界級審判從法庭成立、管轄權之爭,直至罪行審理、判決量刑過程中各方的持續博弈。
從書中展現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設立至宣判的艱難歷程可以看出,雖然同盟國對遵守既有司法公正所可能面臨的困難(如「事後法」等等問題)早已有了充分認識,但沒有因此採取更為簡便的方法(如就地處決或設立簡易軍事法庭進行速審速決),而是知難而上,採用盟國法庭審判的慎重方式。從開庭之初連綿數日的管轄權之爭,到進入庭審之後曠日持久的攻防,檢方和法官團始終嚴守着「普通的審判」的「程序正義」,表明了同盟國不僅希望取信當下、而且希望垂範後世捍衞和平的堅定決心。
責任編輯:張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