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ICO被禁 區塊鏈行業遇挑戰

2017-09-23

【文匯網訊】 (記者海巖北京報道)近期中國在全球率先宣佈ICO(首次代幣發行)屬非法集資予以禁止,並叫停境內比特幣交易、限期關閉代幣交易平台。這一系列嚴格監管措施會對中國的區塊鏈行業產生怎樣影響?業內人士表示,短期行業面臨陣痛,發展重點會轉向海外。

國內區塊鏈企業轉向海外市場

一家不願具名的區塊鏈技術領先企業負責人對文匯網分析,從監管層將虛擬貨幣交易定性為「非法集資」看,現階段監管部門的態度是,不鼓勵一切性質的代幣交易,以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大局。中國的嚴監管對全球監管部門會起到表率作用,區塊鏈行業和投資人則面臨陣痛。

ICO是區塊鏈項目主要的融資渠道,代幣交易則是目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熱點。在監管政策全面叫停背景下,上述負責人預計,短期沒有新熱點和資金進入的情況下,國內區塊鏈技術公司突然死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發展重點會轉向海外或者為國外公司做外包。「往壞的方面設想,以後可能會變成中國企業都去給『老外』打工,因為境外項目可以通過ICO輕鬆融到巨額資金。」

區塊鏈發展 中國需發聲

這位負責人還指出,現在已出現「代幣化」趨勢,未來資金、股票以及各種資源可能都將以代幣的形式在各個區塊鏈系統中流轉。「代幣化通過區塊鏈系統實現,如果未來整個系統都由國外掌握,所有代幣都在境外發行,那麼中國可能需要大量進口代幣。」因此,他呼籲,現在是區塊鏈行業發展黃金期,政府在嚴格監管代幣發行、嚴控風險的同時,還應考慮給予區塊鏈創新發展的政策空間。

贛州新鏈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范金剛向文匯網表示,區塊鏈對未來商業文明的重要性,已經得到公認。中國發展區塊鏈技術,參與未來協議和標準制定,具有在未來價值互聯網時代佔領制高點、發出中國聲音的意義。另外,中國也需要積累自己的技術人才、底層平台,在國際交流中保持自己的密碼體系,這將有利於中國擁有話語權和地位。

設創新試驗區 促區塊鏈落地

去年底,區塊鏈首次列入《「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不少地方政府把培育區塊鏈產業集群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

范金剛指出,現在區塊鏈企業商業盈利還比較困難,需要政策導向性支持。過去地方支持產業發展,往往是給予返稅、資金、吸引人才等支持政策。而區塊鏈行業的發展,更需要地方政府開放一些應用場景,也就是劃一塊小「特區」,通過應用區塊鏈技術做一些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的嘗試,在改革創新的同時也孵化出區塊鏈的大企業和形成產業集群。

范金剛舉例說,區塊鏈具有數據可溯源、不可篡改等特點,被認為適合用在監管系統上。英國首創「監管沙盒」,為金融科技等新興業態提供「監管實驗區」。也就是,「劃定一塊先行先試的試驗區域,允許金融科技的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在這個區域內進行測試,看能不能行得通」。

范金剛認為,監管政策往往滯後金融創新一、兩年,現在很多金融風險監管的職責下放到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有監管需求但缺乏技術手段。其所在企業與江西贛州政府和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共同籌建贛州區塊鏈金融產業沙盒園,這是國內第一家區塊鏈產業沙盒,打算引進一些互聯網金融企業等入盒運行,在區內進行先行先試的實驗。沙盒園的運行,一方面可以協助地方完善金融管理體制,另一方面也將為今後的國家監管政策提供數據支撐。

責任編輯:glory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