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 (記者 鄭治祖)立法會自香港回歸後,經過多年「蜜月期」,卻在激進反對派進入議會後出現連串拉布戰,上屆更有主流反對派加入戰團,他們或以「反惡法」、「反大白象工程」為幌子,或直言不諱以拉倒特區政府施政為目標,令議會浪費大量公帑及時間,也令不少與民生相關的法案及撥款未能通過。有見及此,建制派於今個立法年度決定提出修改議事規則,堵塞提出大量修正案、點算法定人數等漏洞,不讓反對派繼續變本加厲地拉布。
反對派的拉布手段變本加厲,無所不用其極,由最初的不停發言、提出大量修正案,再演化到鑽議事規則空子,點算法定人數及製造流會,更開始用上「中止待續」及「休會待續」議案,啟動另一次長時間的辯論。以立法會大會為例,每名議員可發言15分鐘,倘每人用盡其發言時間,一個小時只有4人可以發言,過程當中有些人走了出去,會議廳內不足法定人數35人,反對派又可以提出點算法定人數,最多須花15分鐘等待足夠議員返回會議廳。反對派最常用的手法便是將提這些議案與點法定人數交叉運用,嚴重浪費會議時間。
立會換屆 未見好轉
據立法會秘書處提供的資料顯示,近年立法會拉布情況確實愈趨嚴重。2012年至2016年的第五屆立法會,會議時數長達2,174小時,較上屆多14%,即266小時。當中議員要求點算法定人數高達1,478次,消耗逾220小時;而因為法定人數不足而休會也有18次。
另外,據統計,自反對派聲稱要「全面不合作」的5年以來,即是由2012年至2017年,立法會大會因點人數及流會,至少損失479小時會議時間,在審議《撥款條例草案》(預算案)的拉布戰就消耗1.1億元公帑,也有多項工程因未能如期獲批撥款,而令造價上升。
今屆立法會的情況也未見好轉,2016/17年度會議時數已有407小時。議員要求點算法定人數也有95次,消耗逾16小時;因法定人數不足而休會亦有2次。
在席放寬 主席增權
因此,建制派於今個立法年度決定提出修改議事規則,堵塞漏洞。為了防範反對派狂點人數以致休會待續的問題,建制派建議將立法會全體委員會會議法定人數由全體議員一半下調至20人,以免在反對派經常不出席的情況下,容易出現「流會」情況。
建制派又建議,主席可命令於任何時間恢復會議或召開會議,以適當地完成會議上未完事項,或處理因法定人數不足而休會待續的未完事項,以免一旦「流會」就要再等起碼一星期復會。
此外,針對反對派過往經常提出大量無謂的修正案問題,建制派建議,立法會主席或立法會全體委員會主席有權選擇,或指示他認為在議案或任何法案上類同的兩項或以上的議案或修正案予以合併、要求議員解釋等;被認為瑣屑無聊或無意義的修正案,不可予以動議。
建制:「鬥氣」喪拉須煞停
立法會近年屢次陷入拉布泥沼,反對派不斷鑽議事規則的空子,無目的、無止境、無限制地拉布,令香港陷入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怪圈,故建制派日前提出修改部分議事規則,糾正歪風。多名建制派議員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過去幾年整體拉布的情況愈趨嚴重,並斥反對派是全方位拉布、為反而反,只為「鬥氣」,已浪費了立法會不少時間,故提出修改議事規則是有其必要的,目的是要議會重回正軌。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主席、保險界議員陳健波表示,過去幾年整體拉布的情況愈來愈嚴重,「你看《2014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醫務委員會改革條例,反對派真的是可以拉倒,以前最多都只是拉布拉一段時間就算數。」
凡毋須預告的都拉餐飽
他表示,反對派不斷發掘新招數拉布,但現時的議事規則在過去20多年都沒有檢討、與時並進,故提出修改議事規則是有其必要的,「以前大家都是君子時,就可能不用修改,但現在反對派已是濫用議事規則,不斷發掘新招數,只要是毋須預告的他們都會提出。」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表示,反對派於今屆立法會是全方位拉布,在立法會大會、財委會、工務小組等不同委員會均有拉布,情況十分嚴峻,「上一個年度的財委會、工務小組獲批項目已比往年為少,好多東西已經積壓了下來。」
她又批評,反對派拉布行為是無所不用其極、為反而反,只為「鬥氣」,已浪費了立法會不少時間,「只要是他們不喜歡的、不完全符合他們心意的,就提中止待續、點人數、佔領會議室等等,近期還在議事規則裡鑽空子,用一些陳年條例來拉布。」
不再立名目只求隨意拉
因此,葛珮帆表示,建制派提出修改議事規則是有其必要的,目的是要議會重回正軌,令反對派不能再無休止拉布,而是有節制地表達意見,「雖然即使全部通過(修改),都不能杜絕反對派的無賴拉布,但總不能夠什麼都不做。」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何啟明表示,現時拉布情況比以往嚴重得多,「當年(黃)毓民、『長毛』(梁國雄)都話會巧立名目去拉布,但現在反對派是隨心的,你看朱凱迪就知,他隨便找一條議事規則出來就可以癱瘓議會十幾個小時。」
他表示,市民已對拉布非常厭倦,而建制派提出修改議事規則是合理要求,未來將會繼續向市民講解其必要性,「例如是為何立法會全體委員會會議法定人數由全體議員一半下調至20人,因在反對派經常不出席的情況下,若長時間需要35人留守會議,就很容易『流會』。這些都是要向市民講清楚的。」
責任編輯:范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