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科學號」凱旋 海山首次徵名

2018-04-19
「科學」號完成科考任務返回青島

「科學」號完成科考任務返回青島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丁春麗 濟南報道)4月19日,「科學號」科考船圓滿完成西太平洋麥哲倫海山系統多學科綜合調查,順利返回青島母港。航次搭載的「發現」號深潛器採集了大量珍貴的生物、地質樣品及原位實測數據和影像資料,填補了在該海山區兩座海山調查的空白。

科研人員展示採集到的金柳珊瑚

科研人員展示採集到的金柳珊瑚

本航次於3月10日從青島起航,歷時41天。據航次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徐奎棟介紹,麥哲倫海山鏈是一個全球關注的富鈷結殼區,由幾十座大大小小的海山構成,中國、俄羅斯、日本和韓國均在該區域有礦產合同區。通過多波束測深,科考人員獲得了兩座海山的精密地形圖,對位於東經153º、北緯17º的一座海山,進行了地形地貌、底質環境、水體理化環境、底棲生物和生態等多學科綜合調查。

調查表明,兩座海山均為平頂海山,海山周邊的最大水深是5500米,山頂最淺水深約1200米,海山高於基底4300多米;山頂面積約188平方公里,呈不規則的三角形狀;海山東北、西南和南部各有一個延伸較大的海嶺。

記者了解到,海山又稱海底山,是指從海底高度超過1000米,但未突出海平面的隆起。全球估計有逾3萬個海山,但做過較深入探索的僅約1%。海山地形多變,洋流複雜,生態系統特殊,在航行安全、軍事保障、海底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和遠洋漁業發展中都十分重要。

據徐奎棟介紹,中科院海洋所將為其中一座海山向社會徵名,這也是自從我國正式開展給國際海底地理實體命名以來首次面向社會公眾徵名。

採集大量珍貴樣品

科研人員展示採集到的巨型玻璃海綿

科研人員展示採集到的巨型玻璃海綿

科考人員利用溫鹽深儀、垂直拖網和分層拖網等完成了海山「十」字斷面22個全水深站位的水文、化學和生物生態調查。利用「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ROV)進行了7次下潛作業,獲取了巨型和大型底棲生物的寶貴樣品356個,涉及刺胞動物、棘皮動物、多孔動物、甲殼動物、軟件動物和多毛類等135種生物,包括許多之前未見的新奇物種。

「科學」號採集到的岩石樣品——富鈷結殼

「科學」號採集到的岩石樣品——富鈷結殼

此外,採獲岩石樣品33個,主要為玄武岩、富鈷結殼和鐵錳結核,獲得了4個站位的沉積物樣品,以及大量原位實測數據和影像資料,填補了在該海山區兩座海山調查的空白。

責任編輯: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