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深圳擬建新型公交系統治理擁堵

2018-06-13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郭若溪)深圳市交委近日發佈深圳市交通擁堵綜合治理策略措施及2018年行動方案,透露將使用多種手段加強交通綜合治理工作,打造高效能、高融合、高品質的城市交通運行體系,到2020年確保中心區晚高峰平均行駛車速不低於26km/h,高峰公交分擔率不低於65%。今年將完成雲軌、雲巴、智軌等新型公交系統試驗線路詳細規劃及配套政策;福田、羅湖11條道路擬推出限2小時停車管理措施。

建立互聯網單車准入考核管理機制

行動方案透露,深圳將完善自行車交通規劃體系,明確自行車、行人等交通出行方式在交通體系中的定位,指導並推動慢行交通復興。針對目前存在的互聯網單車亂象,深圳市交委表示將加強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管理,實施企業服務質量考核,完成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管理平台建設,加大規範整治力度。

深圳還將推進自行車停放設施建設。2018年建設不少於8000處自行車停放區,完成自行車智能停放設施、數據傳輸相關技術標準研究及建設運營方案,試點建設機械式自行車停放設施。

加強廣深港客運專線捷運化服務

根據行動方案,今年還將加大力度推動三網融合設施建設。圍繞現狀軌道站點,結合規劃及在建軌道項目,加快慢行及公共交通接駁設施規劃與建設,推動三網設施融合。2018年各區(新區)至少完成1個片區三網融合建設,同步建設軌道三期、四期在建站點接駁設施,還將優化調整85條以上公交線路,新增優化10條以上社區微循環接駁巴士線路。2018年新增優化通勤巴士線路40條;新增優化跨城市東、中、西部軸線高峰專線;進一步加強廣深港客運專線捷運化服務。

規劃建設雲軌、雲巴、智軌等新型公交系統

深圳市交委表示,今年將持續實施擁堵路段及節點「短平快、微創新」整治。在全市範圍內通過壓縮車道寬度、局部擴寬、設置潮汐車道等「短平快、微創新」手段,持續改善擁堵路段、節點通行能力,緩解交通擁堵。2018年打造擁堵節點治理精品工程,完成不少於100個擁堵節點改善。

今年將加大力度建設交通綜合治理平台。建設基於交通大數據的交通綜合治理平台,及時發現及治理擁堵,實施綜合調控管理,優化交通出行結構,提高城市交通綜合治理效率。深圳市交委透露,2018年啟動平台前期研究,完成雲軌、雲巴、智軌等新型公交系統試驗線路詳細規劃及配套政策,推動坪山區跨座式單軌建成運營,大鵬新區新型中運量系統建設,並在科技園、白石洲等高強度開發區域研究新型中小運量系統建設可行性。

深圳市交委透露,將出台多種手段引導小汽車合理使用。通過提高停車收費標準、擴大外地車限行時段、設置高承載車道等手段,引導小汽車合理使用。2018年進一步擴大外地車限行時段,研究在梅觀高速、深鹽二通道、坂銀通道設置HOV、HOT車道可行性及試點方案,同時引導市民錯峰出行,通過推廣「互聯網+」辦公模式、彈性工作制等新型辦公模式,試行軌道非高峰期票價優惠等手段,緩解高峰期交通擁堵。

記者獲悉,2018年,深圳將完成新一代海陸空鐵綜合大交通安全應急智慧管控平台建設,加強與高德、百度、騰訊等企業合作,加強車輛與行人誘導。2018年制定自動駕駛相關管理政策以及自動駕駛道路設施建設標準,推動自動駕駛封閉測試基地規劃建設。

責任編輯:清之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