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田家炳先生2018年7月10日上午辭世,享年99歲。田家炳慈善家是知名慈善家,他及其基金會捐助、捐建了300多個教育機構。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田家炳先生,廣東梅州人,客家世裔,香港企業家、慈善家。1919年他誕生於廣東大埔古野鎮銀灘村書香之家,幼年在家鄉受中小學教育。1935年輟學,16歲時不幸父亡,不得已棄學從商,先後在越南、印尼、中國香港經商,後因開辦化工實業成為「皮革大王」。
田家炳積極參與社會公益,博施濟眾,在香港成立田家炳基金會。2010年7月1日,榮獲香港特區政府授勛銜制度中的最高榮譽勳章大紫荊勳章。
那顆以田家炳命名的小行星,尚在太空中遨遊,但它的主人卻已不在。7月10日上午,田家炳基金會官方網站發佈了香港企業家、慈善家田家炳先生辭世的消息。
他出生於廣東大埔,是客家世裔,早年在南洋創業,而後移居香港創辦化工實業,成為了「皮革大王」。在中國,包括大中小學、幼兒園在內,田家炳及其基金會捐助、捐建了300多個教育機構,這也使得他有「百校之父」的稱謂。
品性低調是他身邊人對他的評價,少見諸報端。學子們常常在某座教學大樓、某所中學的校名上,看到這個頗有廣東特色的名字,卻少有人了解這個富豪。以他的名字來命名學校,他說,「要真真正正地辦好學校,否則不僅不會帶給我榮光,反而會醜化了田家炳。」
賣別墅捐資,自稱「無殼蝸牛」
「是自然逝世,畢竟這麼大年紀了,身體衰弱也不是近期的事情。」昨晚,田家炳基金會工作人員葉凡(化名)告訴南都記者。當天早上,該基金會官方網站發佈了香港企業家,以及畢生致力於教育事業的慈善家田家炳先生辭世的消息。
葉凡說,田家炳的葬禮只有家人出席,「希望葬禮能夠讓家人安安靜靜地懷緬,但我們也在籌備追思會,希望不會太久。畢竟有很多社會人士都想來拜謁,考慮到場地和時間,我們會儘快完成。」
田家炳18歲遠赴越南推銷瓷土。1939年轉往印尼從事橡膠業。1958年舉家遷居香港,在屯門填海造地建起田氏化工城,逐步奠定了香港「皮革大王」的地位。曾任香港田氏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田家炳基金會董事會主席。
在網頁上搜索「田家炳基金會」,還能看到這個基金會的格言,「中國的希望在教育」。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田家炳就以捐辦公益為業;1982年,他捐出價值10多億元的4棟工業大廈,成立純公益性質的「田家炳基金會」,將每年幾千萬元的租金收入用於教育公益;1984年,他將化工廠交給幾個兒子經營,自己成為職業慈善家。
在梅州電視台記錄客家精英的紀錄片《走出圍龍》里,田家炳談起了自己賣別墅捐資的故事。1997年金融風暴,香港經濟受到重大影響,田家炳對外承諾的捐資也難以為繼,他決定賣掉地處九龍塘高尚住宅區佔地900餘平方米的大別墅。別墅售價5000多萬港元,「我覺得對別人的承諾,可以實現了。每間中學250萬港元,可以捐給二十幾間中學。我覺得捐建中學,讓學子受惠,那種收穫比自己住別墅都大很多。」
「當年賣了別墅,一直以來都是租房子住。」葉凡說。南都記者了解到,他直到去世,一直是與親人住在租來的房子里。田家炳也打趣說,自己是「無殼蝸牛」。「賣了樓之後,他無產、無車,他把所有家產都捐贈出來。」葉凡說,2009年田家炳從基金會退任,成為榮譽主席,「他名下的四座物業都捐給了基金會,我們用物業的租金來維持基金會的運作。」
年少輟學接手生意,深知教育重要
「2010年,基金會捐了出來,管理層加入很多公眾人士,不再是家族管治。全國的田家炳中學、小學,為數不少,超過200家。」葉凡說。
為什麼他會如此鍾情教育事業?在2006年,《南方日報》曾採訪田家炳。「16歲時父親就去世,作為家裡唯一的兒子,我剛剛讀到初二,就只能忍痛輟學,接手父親的磚瓦窯生意。小時候沒讀多少書,是我此生最大的遺憾。後來在印尼生活了20多年,也走過歐洲一些國家,發現經濟發達的地方,人們的素質都很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發達。」田家炳說,「正是有了這些經歷,我能深深地體會到教育對個人的成長和創業,對國家的發達興旺有多重要。」
廣東惠州田家炳中學校長姜南飛向南都記者介紹,2005年12月19日,惠州一中江北分校正式掛牌更名為惠州田家炳中學,已經86歲高齡的田家炳老先生特意從香港趕來參加活動。當天,還和田家炳中學的學生開了一個小時的座談會。
「田博士(田家炳老先生)為人非常和藹可親,沒什麼架子。記得掛牌那天,天氣挺冷的,怕他着涼,我們特意準備了一件羽絨服。沒想到,活動結束後,他把羽絨服脫下來疊好還給我們。吃飯的時候也是,不讓我們點很多菜,點的菜,一定要吃完。」在惠州市田家炳中學老師劉活先眼中,田家炳老先生特別高尚,讓他十分敬佩。「座談會上,田博士還和同學們說,他家有很多孩子,但他的財產不會留給自己的小孩,要用來做教育。」
「名聲太響了,覺得是個負擔」
正是為了把錢都用在「更有意義」的地方,田家炳素有「吝嗇」的美名:他在生意場上從不搞鋪張的儀式;兒女婚嫁一切從簡;自己80歲大壽也不擺酒;一雙鞋穿了10年,襪子補了又補;曾戴的電子錶,因款式舊得不便示人,只好裝在口袋裡……
熟悉田家炳的葉凡說,老人家生前雖然身體較弱,但「思想依然非常清晰」。她回憶,直到今年初他依然可以背誦朱子治家格言,「他交代我們要幫他做的事情,如果還沒做,他會記得催我們。最後的那些日子,他還會問我們正在做什麼教育項目。」
在朱子治家格言中,頗為經典的是「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誠如這位清初理學家、教育家朱柏廬所言,田家炳吃得清淡,過得節儉,「做一下體操,看看書,看怎麼跟進學校的活動,他過的日子也很簡單,不會有什麼享受,他也不需要享受。」
田家炳的名字雖然常常出現在某個大學教學樓的牆壁上,或者某所中學的校名上,但作為頗有成就的企業家和慈善家,他卻很少見諸報端。用捐資人命名學校在香港比較普遍,香港有兩家學校用田家炳命名,而內地是從田家炳家鄉大埔縣開始的。「他們將我做的項目命名為『田家炳』,希望提倡這種文化,表示有某位華僑熱心公益。」
大埔田家炳小學是田老先生在內地資助的第一所學校。校長房順康在20多年前見過老先生一面,當時的房順康還只是一名教師。老先生來到小學舉行座談會,了解學校教學情況,他強調最多的是教育以及學生品德的重要性。房順康向南都記者回憶,田老先生穿着樸素、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當老先生離開會議室時,發現夫人還有半杯茶沒喝,立刻讓她回去把剩下的茶喝掉。這個舉動給房順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一篇十幾年前的媒體專訪里,他說到,「我不是想用錢來換取任何名譽,只想自己開心、對社會有益。我一向喜歡做實在的事情,名聲太響了,就會華而不實,覺得是個負擔;『實而不華』我更容易負擔些,所以我不重視怎樣去宣揚自己。」他說,要真真正正地辦好學校,否則不僅不會帶給我榮光,反而會醜化了田家炳。
1993年9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決定將該台1965年12月20日發現的、國際編號第2886號小行星命名為「田家炳星」。「那是天文學家們艱苦探索的成果,卻用上了我的名字。這應該是我人生中最大的榮耀了。」田家炳曾在一次採訪中說。
責任編輯: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