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趙建強)7月26日,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建設學術研討會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教授在研討會上表示,中國改革開放已經經歷四十年,「孔子說:四十而不惑,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了,改革開放發展不僅早就有了成果,更昭示了未來方向,要將中國的成果講清楚,未來中國經驗,要上升為中國智慧,認識中國方案。」
所以,他指出,中國改革開放要與時並進,不斷深入,才能保持發展與分享。
蔡昉解釋,中國過去四十年的經濟增長,來源於過去的人口紅利,其中有近三十年,即1980年到2010年,15到60歲的勞動年齡人口迅速增長,15歲以下,60歲以上的依賴性人口,則以每年0.2%的速度減少,有利於經濟增長。
此外,由於中國過去四十年,因為負擔人口少,在高儲蓄率和高回報率帶來了資本積累,加上勞動力無限供給,而人力資本則通過增量改善,生產率則在資源重新配置下上升,推動經濟高速增長。
不過,近年中國已經開始進入了未富先老的情況,中國經濟仍未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但老齡化程度已經開始提高,而且預期老齡化問題會加劇,勞動年齡人口減少,依賴人口則增加,人口紅利的正面影響變為負面影響,投資回報率開始下降。
隨着人口紅利加速減少,供給側因素致潛在增長率從實際增長率下降,中國需要轉向生產率提高驅動經濟增長,即由人口紅利變為改革紅利。
因此,蔡昉指出,中國在勞動力成本上升下,未來工業會向「一帶一路」的發展中國家轉移,未來「一帶一路」基建投資需要加強以配合發展。而大灣區也會在這種模式下強強合作,成為「一帶一路」的示範區,成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來源。
責任編輯: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