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福建奏響「山海協奏曲」 兩個經濟協作區「雙輪驅動」

2018-08-01
從福建廈門市鼓浪嶼上空遠眺廈門本島。新華社

從福建廈門市鼓浪嶼上空遠眺廈門本島。新華社

【文匯網訊】福建是中國最早實施對外開放政策的省份之一,得益於改革開放,40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官方統計數字顯示,2017年,福建生產總值首次突破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達32298億元。

然而,長期以來,福建沿海與山區由於經濟發展條件、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因素的差異,發展差距難以彌合。統計數據顯示,福州、廈門、泉州三市生產總值佔全省比例超過60%,達1.88萬億元。

顯見,福建官方力推的閩東北、閩西南兩個經濟協作區,將奏響「山海協奏曲」,推動形成雙輪驅動、南北互動、協調推進、統籌發展的良好格局,成為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矛盾的「福建方案」。

早在2012年,福建省就出台《關於深化山海協作的八條意見》,從推進山海協作共建產業園區、建立山海產業轉移項目的利益共享機制、完善山海對口幫扶制度、健全生態補償機制等方面,提出40條政策舉措,進一步推進山海協作。

晉江市,福建省縣域經濟領頭羊,沿海開放前沿;長汀縣,福建省23個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深居老山腹地,是著名的中國革命聖地。從2012年開始,晉江和長汀超越地理空間,開啟山海協作之路。

目前,晉江(長汀)產業園區已落戶企業二十五家,億元以上的企業有七家,共吸納了3000人穩定就業。長汀縣委副書記李強認為,晉江和長汀的山海協作的實施,實現了資源互補、經驗互協、工作互促、發展互利。

多名專家受訪時均認為,閩東北、閩西南兩個經濟協作區堪稱山海協作的升級版,涵蓋地理區域擴大至全省,將持續完善和豐富具有福建特色的山海協作模式,成為解決福建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抓手。

福建農林大學管理學院戴永務教授就表示,加快建設兩個經濟協作區是新時期山海協作的升級版,是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加快兩個經濟協作區發展對福建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促進城鄉融合發展、陸海統籌整體優化、增強福州和廈門城市群競爭力等具有重大意義。

他認為,兩大經濟協作區將助推山海協作提檔升級,攜手搶抓新一輪發展機遇,激發互利共贏的乘數效應。落後山區將以綠色發展為本,尋智、尋產業、尋人才,實現加快發展;沿海地區將獲得要素、資源和空間,加快轉型升級。

福建師範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黃茂興也認為,福建高水平、全方位推行山海協作,是適應福建產業結構升級的新要求,將加強產業協同發展,推動實現產業高質量和高端化發展。

除了協作地理區域擴大至全省,協作內容也由經濟領域延伸至文化旅遊、醫療衛生等領域。福建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就此披露,將落實醫療衛生資源共建共享,在兩個經濟協作區內分別設置南北兩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匯聚整合醫療信息,促進經濟協作區域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

有官員稱,文化旅遊、醫療衛生等領域的合作,將讓協作發展成果惠及山區最基層的民眾,令其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張岩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