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對標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將建「世界級綠色活力海岸帶 」

2018-09-10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毛麗娟)《深圳市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規劃(2018—2035)》(以下簡稱規劃)近日出爐,規劃對標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從「綠色生態、構建全域生態系統;活力共享、塑造多彩濱海生活;功能提升、優化岸帶產業佈局;區域合作、推進灣區一體發展」等四個方面推進創建深圳「世界級綠色活力海岸帶」。

對標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將建「世界級綠色活力海岸帶 」(記者 毛麗娟 攝)

對標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將建「世界級綠色活力海岸帶 」(記者 毛麗娟 攝)

規劃明確提出將在未來打造海上看深圳的旅遊新名片。將海運交通納入城市交通體系。將現有客運碼頭改擴建為公共碼頭,包括福永碼頭、大鏟島碼頭、內伶仃島碼頭、金色海岸碼頭、南澳雙擁碼頭。增設5個公共碼頭,包括大空港碼頭、大鏟灣碼頭、梅沙碼頭、西湧碼頭和龍岐灣公共碼頭。通過陸海一體化公共交通,強化濱海公共岸線可達性。

建貫通東西岸的環海綠道系統

規劃中劃定了深圳海岸帶區域總面積約859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約29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560平方公里。規劃提出構建全國首個全域陸海生態空間格局,並提出了強化民生共享,全線貫通環海綠道。未來將打造貫通深圳東西兩岸的全線環海綠道系統。

按照規劃,深圳市民未來將體驗更加豐富多彩的濱海文化生活。規劃提出未來將建設大量文化休閒娛樂設施,打造多彩濱海生活。共計包括三類設施,一是對如大鵬所城、梅沙煙墩、固戍碼頭等歷史文化遺跡進行修復保護活化利用,部分漁港可結合美食文化進行提升;二是新增濱海公共文化設施,全市通過打造若干海洋地標,提升深圳國際海洋地位,點亮深圳綠色活力海岸帶,包括規劃大鵬國家海洋公園、海上科技館、海洋博物館、濱海歌劇院等海洋地標建築;三是建設海洋大學、科研、科普教育基地。

同時,通過海上航線及海上運動設施的設置,將讓市民通過海上的視角來體驗深圳。未來會研究在西部岸帶適當增設人工沙灘的可行性,並結合海上交通的規劃設計,對海上活動如潛水、帆船、衝浪、沙灘排球等進行策劃,形成整體的山、海、城旅遊路線。

陸海資源融合共生

規劃依托深圳自身資源稟賦和發展優勢,對標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在綠色生態方面提出將構建全域生態系統,立足陸海生態安全格局,突出陸海生態空間的融合共生,構建全域生態系統。

規劃明確,將嚴格控制河流兩側綠色空間範圍,保持河流的天然性和完整性,作為聯絡陸海空間的重要生態通廊。合理開展濕地生態保護和景觀營造。

近期重點推進茅洲河口、雙界河口等河口綜合整治;建設王母河、鵬城河、葵湧河等河口濕地,種植適量的本地濕地植物。開展海上田園至西灣片區的濕地修復,對前海灣沿岸、大鵬半島等片區紅樹林濕地進行生態恢復工程,防止外來物種入侵,控制與監管外來種的紅樹林濕地面積;有條件的地區進行人工濕地擴充和重構,適當增加步行活動空間和其他主題元素,豐富濕地的復合功能。

未來,深圳還將修復提升自然岸線比例,強化對沙灘、濱海濕地等自然岸線空間資源的保護與修復,將全市自然岸線占總岸線長度比例提升到40%。加強西部人工岸線的生態化改造及修復,嚴格控制東部海域工業岸線佔用規模,嚴格限制在片區內新增危險品設施及用地。

規劃中對深圳自東至西的15個海岸段均進行了明確定位,未來這15段海岸段將異彩紛呈,為市民呈現不同的海岸線利用價值。

責任編輯:夏凡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