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發展法律論壇」深圳舉行

2018-09-08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發展法律研究所」在深揭牌(記者毛麗娟攝)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發展法律研究所」在深揭牌(記者毛麗娟攝)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毛麗娟)首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發展法律論壇」98日在深圳召開,現場揭牌成立「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發展法律研究所」、「廣東夢海律師事務所」兩家機構。論壇上,專家及學者圍繞「一國兩制」、「青年發展」、「居住證」、「大灣區建設」、「青年創業」等議題進行了充分探討。專家認為,從內地通行證到內地居住證,從「境外人士」到「中國公民」, 「一國兩制」已踏入新的階段。同時,須看到,落實港澳台居民的國民待遇是一個長期的任務,需要久久為功。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發展法律研究所」由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共青團深圳市南山區委員會、廣東夢海律師事務所三家聯合發起成立,該研究所以「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法律問題,服務港澳青年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為宗旨,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發展的實際需要,提供政府決策諮詢,並通過定期舉辦「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發展法律論壇」等活動組織內地、香港和澳門三地的科研機構、專家學者和青年代表開展政策宣傳、合作研究和學術交流。

新政予「公民」身份助港澳台居民內地落地生根

91日,《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出台,政策在港澳台地區反響強烈。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鄒平學評價,該辦法有助於港澳台居民在祖國內地落地生根,共享祖國發展成果,共謀融合發展大計,共擔民族復興偉業。

他認為,《辦法》在總結多個惠及港澳台措施實施效果基礎上,抓住了核心問題,把港澳台居民從作為統戰對象的「同胞」和作為管理對象的「境外人士」,變成真正意義的、享有國民權利和義務的「中國公民」,這是一個很大的可操作性的進步,切中了港澳台居民在內地不便之處的核心要害。將更有力地的推動海峽兩岸交流、助推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幫助港澳台居民更加便捷地參與內地事務、吸引更多的港澳台人才到內地發展。

 專家及學者圍繞「一國兩制」、「青年發展」、「居住證」、「大灣區建設」、「青年創業」等議題進行了充分探討(記者毛麗娟攝)

專家及學者圍繞「一國兩制」、「青年發展」、「居住證」、「大灣區建設」、「青年創業」等議題進行了充分探討(記者毛麗娟攝)

鄒平學建議有條件的地方應儘快出台落地配套政策,按照權利增量原則,儘可能擴大適用範圍;探索進一步完善「同等待遇」的相關配套機制;做好「售後服務」和實施評估反饋,關注和改善《辦法》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港澳居民關注到內地發展所享的國民待遇

香港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召集人何建宗表示,內地電子商務、政務和服務的快速普及化令到沒有微信或者未能開通微信支付的香港人,難免有失落甚至被遺棄的感覺,而居住證的出現所帶來的變化遠遠大於證件本身,對港人影響的層次也將遠遠高於一系列便利措施。

他認為,一紙證件顯示的是身份,背後是權利義務和責任。這次居住證的出台,體現了中央對港澳台居民要求更便利生活訴求的重視,更是體現了中央認同幷鼓勵港澳台居民積極融入內地的重要舉措。從內地通行證到內地居住證,從「境外人士」到「中國公民」,可以說,「一國兩制」已經踏入新的階段。而這個階段要克服的,既不是經濟發展的問題,也不是諸如普選這類政治議題,而是到內地發展的港人如何解決諸如社保、教育、住房、跨境福利等等社會性問題。

澳門濠江法律學社副理事長程春曉則關心「澳人澳稅」問題,同樣所得的情況下,澳門居民在內地繳納所得稅要比在澳門繳納所得稅高出許多。他建議是否可以將在橫琴、前海都有的「澳人澳稅、港人港稅」處理辦法擴展到大灣區。

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澳門基本法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王曙光、深圳市政協副主席黎軍以及來自北京、深圳、香港、澳門的專家及學者約80人參加了論壇發言及討論。

責任編輯:喬一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