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大灣區創新能力評估報告發佈 香港次於深廣居第三

2018-11-25
「創新與大灣區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廣州中山大學舉行,期間發佈《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能力評估報告》。(方俊明攝)

「創新與大灣區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廣州中山大學舉行,期間發佈《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能力評估報告》。(方俊明攝)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與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24日聯合發佈首個《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能力評估報告》,主要從創新要素、創新環境、基礎設施、創新績效四個維度進行評估,深圳、廣州均已超越香港。其中,在創新績效方面,深圳遠高於其他地區,特別是創新產出和創新效益方面均遠優於其他地區。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徐澤在研討會上致辭。(方俊明攝)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徐澤在研討會上致辭。(方俊明攝)

「創新與大灣區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24日在廣州中山大學舉行,期間發佈《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能力評估報告》。報告顯示,在創新指數總得分,深圳、廣州、香港、珠海、東莞位居前五名,其中深圳以67.14居首,廣州以58.07次之,均超越香港的43.23,分別多出逾55%、34%。

「創新績效」深圳遠高於其他地區

該研究課題組負責人、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陳廣漢表示,大灣區內部創新能力存在較大差異,創新能力最強的深圳是創新能力最弱地區的3.8倍,創新能力以「」深圳-廣州-香港為軸線向外階梯型遞減。

其中,在創新要素方面,廣州表現最好,在人才、資金及研發機構方面明顯優於其他地區。而創新環境方面,整體上深圳表現最好,其中在產業發展和創新支持度方面尤為突出;香港則在營商環境和市場化程度方面表現最好。

至於基礎設施方面,整體上廣州表現最好,在交通物流和生態環境表現最好;而深圳的信息通訊表現最好。在創新績效方面,深圳遠高於其他地區,特別是創新產出和創新效益方面均遠優於其他地區。陳廣漢稱,目前廣州和香港的科研較多在高校裏面,而深圳更多在企業中,「創新績效」評估結果說明深圳的創新轉化較好,實現產學研的有效結合和轉化。

香港人均GDP料2025年被珠三角追平

「近年來,深圳在專利申請方面已遠超過香港,譬如2016年深圳便超14.5萬件,香港僅約1.4萬件。而深圳等珠三角城市與香港發工資差距也進一步拉近,如去年深圳平均月薪已達8421元。」香港大學香港城市規劃及設計系教授葉嘉安在研討會上表示,去年珠三角人均GDP為18484美元,其中深圳為27199美元、廣州為22317美元;而香港為44999美元。但未來幾年,珠三角與香港的差距將進一步縮小,預計到2025年,珠三角的人均GDP將追上香港。

「目前香港在多個基礎研究、產業技術創新領域仍走在世界前列,在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化優勢、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的專業服務優勢、國際高端人才引進等方面,均可助力大灣區發展。」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胡偉星表示,既有匯聚多家龍頭科創企業的深圳,也有多個正在向先進製造業轉型的城市,在科創產業上與香港優勢互補,大灣區可以成就一個人才、科研機構與企業匯聚的國際科創中心。他建議,大灣區可借鑒歐盟,在一個很好的中央協調機制下,學習歐盟「共同市場」水平,在勞動力市場、人員流動、關卡管理、科研合作、大學聯合等方面借鑒歐盟。

「前店後廠」變身「互為橋頭堡」

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胡偉星在研討會上主題發言。(方俊明攝)

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胡偉星在研討會上主題發言。(方俊明攝)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徐澤指出,大灣區城市群要建立紮實完善、互利共贏的區域合作關係,譬如港深合作從「前店後廠」模式發展為「互為橋頭堡」,這些經驗對大灣區建設十分有用,可加強規劃引領。在港澳培養新優勢、發揮新作用的同時,實現大灣區各城市的合理分工。

大灣區創新能力評估四個維度排名

創新指數總得分:深圳、廣州、香港、珠海、東莞位居前五名,深圳以67.14居首,超越香港的43.23,多出55%。

創新要素:廣州表現最好,在人才、資金及研發機構方面明顯優於其他地區。

創新環境:整體上深圳表現最好,在產業發展和創新支持度方面突出;而香港在營商環境和市場化程度方面表現最好。

基礎設施:整體上廣州表現最好,在交通物流和生態環境表現最好;而深圳的信息通訊表現最好。

創新績效:深圳遠高於其他地區,創新產出和創新效益方面均遠優於其他地區。

責任編輯:glory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