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張帥 北京報道)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23日下午在京舉行「中美人文交流40年」研討會。多位智庫專家表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美關係預料將會保持長期競爭的態勢。但是,長期競爭並非意味兩國將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中美可以走入「競爭型合作」的新型國際框架。而中美關係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對全世界都有好處。
「修昔底德陷阱」由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創院院長、前美國國防部助理部長格雷厄姆·艾利森提出,該理論指,在主導世界秩的大國看來,新興大國的崛起是一種威脅,兩國之間很可能爆發衝突。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王莉麗在研討會上表示,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美國不斷挑起經貿摩擦,以此來看,未來中美長期競爭的態勢是不可避免的,但這並不意味將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中美關係正常化四十週年以來,雖經歷風風雨雨,但一直保持積極向前的態勢,中美可以走入競合的新型國際框架。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勇指出,當前中美經貿摩擦談判處於關鍵時刻,中國方面考慮大舉進口美國產品,到2024年之前消除兩國的貿易不平衡,這將為美國打開萬億級別的出口市場,可以說作出了巨大承諾。中國展示出了誠意,但美國方面對怎樣落實仍有疑慮。
王勇還表示,華為孟晚舟事件反映了中美戰略競爭的態勢,表面上看是經貿摩擦,實際背後有很重要的國家安全背景。作為中國公司在全球市場崛起的代表,華為確實對美國企業造成了競爭的壓力。美國政府一味以國家安全為理由,倡導所謂「公平貿易」,其實恰恰破壞自由貿易、公平貿易的規則。
同一場合,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兼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吳曉球表示,中國人民幣目前雖還未國際化,但中國經濟在全球的影響力以及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是巨大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一個重要增長極。從歷史經驗來看,中國崛起沒有對其他任何國家造成危害,希望中美關係能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這樣對中美兩國以及對全世界都有好處。
列表:專家談中美關係發展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勇:讓我感到憂心忡忡的是,過去被邊緣化的情報、安全人員在美國掌握了話語權,他們有一種「只爭朝夕」的緊迫感,要重新來規劃美國的對華政策,應對所謂「中國崛起對美國造成的壓力」。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文宗:人文交流是中美兩國關係的減震器。當前兩國經貿摩擦加劇,反而是競爭最小的人文領域可以作為兩國關係的緩衝器,對兩國走向戰略競爭層面進行一定的牽制。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周曉晶:中美關係40年啟示,未來發展還是要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精神。
(記者張帥整理)
責任編輯: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