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廣東省人大代表:促建粵港澳大灣區教研共同體

2019-01-31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盧靜怡)粵港合作成為本屆廣東省人大會議上的焦點話題,不少代表對大灣區如何就醫療、教育等機制上「軟聯通」提出建議。來自中山的廣東省人大代表華琳和劉燕,建議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基礎教育教研合作發展。今年年初,國家有關部門公佈了港澳台居民可在內地申請中小學教師資格的新政策。華琳認為, 高層對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與構想,不僅為地區的教育合作交流規劃提供了「頂層設計」,同時也為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共同體」「教研共同體」的構建奠定了堅實的政策基礎。

「課程內容與教學體制的差異,正是粵港澳大灣區教育教研『一體化』發展的基礎,也是構建『教研共同體』的前提和先決條件。」華琳在建議指出,廣東、香港、澳門三地的教育體制存在差異,這也決定了三地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有著較大的不同。香港的小學教育主要科目是中文、英文、數學、科學教育、科技教育等。加上內地教師愈來愈重視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亦已成為評估教學的一個重要指標,而香港教師的課堂教學更像是「即興表演」。三地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也會有一些方法、行為上的差異。

在教育領域,如何加強與港澳的合作,補齊「軟實力」短板?華琳提議,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教育發展來說,合作載體就是以課程建設、課堂教學、教師專業發展、教學研究為主要內容的構建。課程與教學層面的合作交流,是教育層面合作的主要內容,也是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內容。

華琳表示,希望可在「官方課程區域化實施」與「特色課程創建」兩個角度尋求協同特色課程體系構建的思路與策略。就如「項目式教學」來說,港澳地區對此並不陌生。但在內地,這種教學方法只是某些地區的實驗和嘗試,沒有在課堂教學中大面積鋪開。那麼,從宏觀層面來說,就可以把港澳地區的成熟做法靈活移植,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課程實施的特色項目。

廣東省人大代表袁勇就建議進一步推動外商投資醫療機構准入。他表示,國家對外商投資醫療機構領域的政策是開放的,但由於種種原因,境外投資者在併購境內醫療機構的實際操作中遇到一些問題。「部分境內醫療機構向地級市商務部門提出併購申請,然而,商務、市場監管和衛生健康部門間出現互為前置許可的情況」。袁勇建議,廣東省商務部門、衛生健康部門、市場監管部門加強溝通,研究破解境外投資者併購醫療機構業務流程難題。

責任編輯:滅白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