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劉蕊 河南報道)在第十三屆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期間,投洽會首場專題活動——豫港澳青年交流合作論壇7日下午在鄭州召開。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研究員凌友詩,以及百餘名港澳地區青年社團代表、優秀青年代表和河南省優秀青年代表齊聚一堂,熱議當今中國青年責任,並就如何加強河南與港澳地區青年見的交流進行了討論。
孫守剛:姓氏文化像橋樑 連接豫港澳三地民心
河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孫守剛在致辭中表示,河南、香港和澳門同根同祖、血脈相連,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情同手足的好兄弟。三地歷史文化源自一脈。河南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世界華人宗祖之根,5000年歷史文明的畫卷從這裏展開,20多個王朝的興衰成敗在這裏演繹,百家姓中有78個姓氏在這裏發源,深深融入三地民眾血脈的中華傳統文化,就像飛架南北的橋樑,連接了黃河、香江、濠江,把豫港澳三地人民的心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他進一步指出,三地經貿合作深度融合。河南是全國第一人口大省、重要的經濟大省、新興工業大省和有影響力的文化大省,通過大力實施開放帶動主戰略,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陸上、空中、網上、海上四條「絲綢之路」比翼齊飛,帶動河南從內陸腹地走向開放前沿,成為港澳同胞在內地投資興業的熱土。截至去年底,港澳地區在河南累計設立企業6360家,佔全省吸收外資總額的60%以上,為河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活力。
孫守剛說,本次論壇以「交流合作·共享未來」為主題,就是要讓更多的豫港澳青年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共享發展機遇,成就人生夢想。他說希望青年朋友融入中原出彩的偉大實踐,立下鴻鵠志,爭做奮鬥者,找准個人事業與河南發展的結合點、切入點,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攜手推動豫港澳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高水平交流合作,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譜寫新時代河南工作更加絢麗新篇章鋪路架橋、增光添彩。
凌友詩:當今青年最大責任是活出中國人的樣子
凌友詩在發言中表示,中國當前已經是世界第二強國,文化主體性正在回歸。她認為,當今中國青年的最大責任,是活出一個中國人的樣子。如何能生活得像一個中國人呢。「這要看看中國傳統文明怎麼看待祭祖?」剛剛在新鄭黃帝故里參加完黃帝拜祖大典的凌友詩深受觸動。她說,中國人的一生有四個重要禮儀:冠禮、婚禮、喪禮和祭禮,謂之「正家四禮」。「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她認為喪禮和祭禮是對生命、對孝道的延伸,因此要以至誠、恭敬的態度來對待。
凌友詩指,只認識自己當下的存在,追求當下的成就與快樂,這是一個扁平的人生,可如果知道自己是由無數先祖奮鬥而來,要感激先祖;知道自己還有後代無數子孫,要為他們立德、立言,要垂範後世,這就是一個立體的人生。「對人生終結的喪禮和追思遠祖的祭禮慎重不苟,以期把人生的境界拉向最寬。」
倡設豫港澳青年交流平台
與會的豫港澳青年代表一致認為,應設立豫港澳青年交流平台,促使豫港澳青年交流的常態化。河南青年代表戴繼濤建議成立「豫港澳青年交流中心」,「豫港澳青年人才專項計劃」、「豫港澳青年交流基地」等,以構建三地青年人才「微觀成長生態」。利用港澳專業服務、金融優勢以及商貿優勢,協助河南本土企業開拓海外市場。
香港青年代表劉洋則從其專業角度出發,倡議加強豫港兩地的法律界常態化交流平台。他建議推動香港青年律師和法學生中原行活動,除了了解內地的法律制度及最新的司法發展之外,更可以推動香港法律界青年人通過了解和關心河南從而感受祖國內地的真實情況,培養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有助將來在執業過程中與內地法律界人士和企業的合作。另一方面,組織河南青年律師和法學生訪問香港,了解香港法治環境,學習普通法理念,提升國際化法律思維,為培養河南涉外法律人才庫打下基礎,更好地在將來為河南企業「走出去」提供法律服務。
責任編輯: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