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大公報報道,在亂港派煽動下,香港一周內三度出現大規模遊行示威,港島交通陷入癱瘓。儘管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已表明停止《逃犯條例》修訂工作,反對派卻未肯收手,鼓吹「三罷」(罷課、罷工、罷市)。不少市民質疑:如此撕裂社會,摧毀香港經濟民生,究竟誰會得益?有商舖店員表示,政府暫緩修例已釋出善意,期望社會能減少紛爭,理性討論,「日日家嘈屋閉無幫助」。曾經歷「佔中」的海鮮買手直言,單計昨日父親節,入貨量就勁減85%。他慨嘆最近連串示威衝突猶如「佔禍噩夢」重演,修復破裂的商業關係恐怕又要用數年時間。
民陣前日聲稱取消「三罷」行動,但昨午在遊行前又改口稱支持民眾自發「三罷」。由於民陣堅持發起遊行,港島一帶交通昨日下午起大亂,天後金鐘一帶陷入癱瘓。不少市民及旅客習慣假日前往銅鑼灣、灣仔消遣購物,但不少商舖因遊行被迫全日或提早停業。灣仔謝斐道、駱克道附近,有商戶即使堅持開門,但仍「大拍烏蠅」。
有擔心被反對派「算帳」的燈飾店職員表示,遊行人士連續兩個周日上街示威迫爆全區,阻礙客人光顧,貨車無法上落貨,「舖頭打開門,都唔使旨意有生意做」。加上區內不少食肆,包括連鎖快餐店均未有營業,名副其實影響區內打工仔「搵食」。他認為,政府宣布停止修例已釋出善意,期望社會能減少紛爭,理性討論,「日日家嘈屋閉無幫助」。
商家:又要重返「佔中」噩夢?
48歲的李先生從事海鮮買手將近10年,他被長達79天的「佔中」拖累,連同人工、買貨等成本勁蝕幾百萬元。他表示,當年幾乎日日蝕本做:「我從菲律賓、印尼漁民手上買入蟹和龍蝦,唔可能因為我這邊無人買貨就唔入貨,人哋(漁民)都要食飯」。而且每日海鮮供應量有一個慣性,除了香港,最大買手是中國內地,其次新加坡和台灣等亞洲國家或地區,「若香港買少咗,貨源就會去到其他地方,日後想再買返,要出多一成價去搶貨」。
李先生說,「佔中」後用了三年來穩定與當地漁民的關係,如今見到香港又似要變回當年,「又要重返噩夢,再一次蝕錢、再揼一段時間修復雙方關係,真的經不起再折騰」,當年買貨的店舖、食肆由30多間減至10多間,「不是倒閉就是蝕錢做唔落去」,用再多時間也變不回來。
李先生表示,自上周日起至昨日的遊行示威,一場又一場,「上周三至周五,我一連三日無再入貨供貨,昨日父親節才供香港仔五件貨,去年父親節是35件貨,香港過去一周的氣氛令人無信心。」李先生希望社會儘快恢復正常,遊行示威影響別人生計,次數多了,亦會影響別人對香港的信心。
責任編輯:gl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