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港渝高校合作竹橋 獲RICS年度大獎特別獎

2019-06-24
竹橋跨度達21米,突破了竹材應用的限制和現代竹橋建造技術。記者張蕊 攝

竹橋跨度達21米,突破了竹材應用的限制和現代竹橋建造技術。記者張蕊 攝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張蕊)由香港中文大學、清華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重慶大學合作而建的竹橋,獲得2019年RICS中國年度大獎年度可持續發展成就項目中唯一一個特別獎。近日,記者走進這座用716多根毛竹造的橋——重慶渝北區杜家村的「一心橋」。

整座竹橋跨度達21米,寬3米,使用了700條毛竹建造而成,橋面鋪裝竹排面板,並只使用少量鋼材如螺栓、角鋼連接。據了解,該橋的使用壽命可達20年。

重慶渝北區杜家村的「一心橋」獲得2019年RICS可持續發展特別獎。記者張蕊 攝

重慶渝北區杜家村的「一心橋」獲得2019年RICS可持續發展特別獎。記者張蕊 攝

項目團隊通過改良原竹性能並加以進行防腐防蟲處理,通過5年的試驗和研究,解決了竹材易裂、耐久性差、結構跨越能力不足等核心問題,是竹結構在工程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記者獲悉,由於竹材具有價格低廉、生長週期短及柔韌性高等優點,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建築理念,因此成為近年在建築界備受關注且極具發展潛力的自然環保建材。然而,要使用竹材來代替木材、鋼材等工業建造材料,則需要處理竹材容易爆裂、持久性低以及難以掌握竹材結構等問題。在國際竹籐中心的支持下,香港中大建築學院攜手清華大學和重慶交通大學組成「現代竹木結構研究組」,就竹材的力學和物理性能、竹材連接和竹構件特性等進行深入研究和實驗。

造橋團隊使用700條毛竹完成建造。記者張蕊 攝

造橋團隊使用700條毛竹完成建造。記者張蕊 攝

據重慶大學參與團隊介紹,為了讓竹橋還原中國建築的傳統結構,項目團隊還邀請了來自江浙地區的6名工匠參與其中。未來,現代竹結構在鄉村建設、城市公共建築等領域有更廣泛的應用,也將會因地制宜在更多的地方進行推廣。

資料顯示,香港中大於2014年開始推行的「一專一村」,是一項農村可持續發展支持計劃。2016年,「一專一村」團隊在重慶渝北區小五村建成內地第一座農村現代竹橋「一心橋」,解決貧困村民過河難題。「一專一村」團隊為雲南魯甸地震受災民眾建造的抗震夯土房屋,在2017年度世界建築節上亦奪得年度大獎。

責任編輯:之袁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