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深政協「委員議事廳」 聚焦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

2019-07-15
圍繞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活動特邀嘉賓和政協委員積極建言。

圍繞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活動特邀嘉賓和政協委員積極建言。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望賢 深圳報道)由深圳市政協主辦、羅湖區委區政府承辦的「委員議事廳」暨羅湖「雙周發佈」特別專場日前在深圳中心書城舉行。是次活動以「健康羅湖·健康灣區」為主題,活動特邀嘉賓和政協委員就粵港澳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等話題進行了熱烈討論,不少嘉賓和委員表示,希望在灣區搭建更好的流通平臺,讓香港優質的醫療資源,惠及灣區居民。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要密切醫療衛生合作,加強醫療衛生人才的聯合配合和交流。羅湖醫院院長孫喜琢指出,灣區三地有非常多高級的醫學人才,加快人才的交流,有利於提高醫療技術水準。現時也有不少香港醫生願意到深圳執業,他認為,應該縮短審批時間,給更多的香港人士提供執業機會。

深圳市政協常委、南山區政協副主席黃險峰認為,醫療資源在整個大灣區都是稀缺資源,香港的千人醫生數是2人,廣東省的千人醫生數是2.44人,建議參照羅湖建立一個灣區醫聯體的模式,通過互聯網,通過5G,通過別的平臺來搭建線上線下結合的醫聯體,不僅可以把香港優質的醫療資源,也可以把大灣區其他城市優質的醫療資源都充分利用起來,為灣區的居民服務。

針對如何降低香港醫生執業成本,綜合開發院(中國·深圳)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表示,稅收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想要吸引更多高端的醫療人才來,就要更開放,讓大灣區的市民能夠更加享受到高端醫療的流動,以及這種區域醫聯體協同發展的效能。 廣東省政協常委、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副院長秦鑒建議,深圳應該向香港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學習,培養出深圳自己非常好的醫生。

活動現場,羅湖醫院集團院長孫喜琢還就羅湖醫改進行了主題發佈。據悉,羅湖醫改始於2015年,四年以來,打造居民全生命週期健康服務鏈條,成為全國城市醫聯體建設樣本,世界衛生組織以6種語言通報羅湖做法。孫喜琢表示,羅湖醫院集團擁有280名優秀的全科醫生,羅湖區每萬人口家庭醫生擁有數已經達到了4.78名,遠遠高於全國和深圳市的平均水準。「不僅我們自己培養的家庭醫生,同時還有丹麥、澳大利亞、瑞典的家庭醫生定期到我們這兒來提供全科醫學服務。」

責任編輯:滅白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