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學者:澳門青年宜主動融入灣區 多裝備自己實地考察

2019-08-06
7月22日至7月25日,由約100名澳門青少年組成的「新時代同心行」廣東省學習參訪團在廣州、東莞、珠海展開為期4天的學習交流活動,感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新華社

7月22日至7月25日,由約100名澳門青少年組成的「新時代同心行」廣東省學習參訪團在廣州、東莞、珠海展開為期4天的學習交流活動,感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新華社

【文匯網訊】據《澳門日報》報道,日前,以「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與作用」為主題的思想者論壇舉行。論壇圍繞澳門的發展成就與挑戰、在大灣區中如何發揮優勢及可能遇到的問題、推動青年融入大灣區發展的策略等議題展開討論。

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林志軍表示,澳門要更好地融入大灣區建設與發展,特區政府需具備開放創新思維,應開拓進取、積極主動,還應具有一定的風險意識,發揮好自身獨有優勢。

林志軍指出,特區政府可利用發達的旅遊業推動大灣區旅遊業發展,將大灣區內旅遊市場與境外對接,把海外遊客引入內地;在科技創新方面,可以發揮信息平台與人才交流的作用,令海外科技發展動態與海外科技人才通過澳門這一中間平台進入大灣區。

澳門學者同盟會長駱偉建指出,澳門回歸20年來,在融入國家發展過程中一直持正面積極態度。大灣區規劃為澳門與國家共同發展創造了新機遇,未來若要實現持續發展,就要積極融入大灣區,與內地城市找到新的合作方式與路徑。

澳門創新發展研究會會長林卓華認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不易,如何拉動其中各個城市的發展非常重要。大灣區內11個城市可以成立「大灣區發展協調辦公室」,以促進協同發展。

清華大學——伯克利深圳學院副院長陳偉堅為澳門打造珠江西岸創科基地提出建議:第一,應充分利用現有數據,盡快成立大數據中心或實驗室。例如旅遊大數據等。第二,應發展「全民參與、全民受益」的軟科技,與澳門市民接軌,樹立起技術品牌。

澳門城市大學「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周平表示,澳門在大灣區發展建設中應抓重點,借鑒區塊鏈發展模式,將自身做強,聯合珠海逐步向內地融合。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澳門要重視遊客承載力和供給側問題,應增加中檔價位酒店、特色民宿的數量。

澳門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會長黃明健認為,大灣區各城市應取長補短,共同發展,澳門自身具有的優勢,不能被內地城市同化。

澳門創新發展研究會青委會主任譚琦斌認為,青年要多到灣區城市實地考察,尋找在當地企業實習的機會,預先體驗和感受工作氛圍和要求;高校應協助青年人更好地裝備自己,灣區學校可以多交流,讓學生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助理教授劉景松指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台,澳門城市發展定位越來越清晰精確,澳門應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責任編輯:張岩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