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城大博士團隊研腫瘤液體活檢 成果在大灣區落地

2019-08-04
香港城市大學晶准醫學團隊。從左向右分別為傅華陽、徐濤、楊夢蘇教授、鄒恆與余瑋健 (記者 何花 攝)

香港城市大學晶准醫學團隊。從左向右分別為傅華陽、徐濤、楊夢蘇教授、鄒恆與余瑋健 (記者 何花 攝)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 記者 何花)香港城市大學博士團隊在腫瘤液體活檢技術方面取得突破,成果在大灣區落地生產。記者瞭解到,在今年第47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香港城市大學的兩項科研成果獲得其金獎,其中之一為「微流控技術平台」。這一平台集成多種微米級結構,透過流體動態控制,可用於捕獲血液中的循環腫瘤細胞,並對癌細胞進行識別與檢測。這項技術已在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研究院孵化,成立了晶准生物醫學(深圳)有限公司,目前已推出了方便且非侵入性腫瘤液體活檢的儀器、試劑,並即將協助製藥公司開發新藥。

抽一管血即可知腫瘤基因突變情況

「通過抽腫瘤病人的一管血液樣本(約7.5毫升),就能知道腫瘤發生發展的全面信息,包括靶向基因突變、特定蛋白表達、癌細胞分型等情況,從而對患者進行腫瘤精準診斷、指導用藥、實時監測與輔助診斷。這樣就不需要從患者身上獲取組織,避免了檢測侵襲性,在克服了腫瘤異質性的同時,大大降低了病人的痛苦,並且可以實現實時監控,獲取診斷信息更加及時全面。」晶准醫學CEO徐濤博士向記者介紹了公司的核心技術和產品。這一技術基於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藥科技中心以及深圳藥用生物芯片重點實驗室將近20年的研究成果,包括微流控芯片技術,核酸檢測技術,可以實現腫瘤液體活檢。徐濤解釋,這一技術主要是檢測血液裡面的三種標誌物,包括ctDNA(循環腫瘤DNA)、CTC(循環腫瘤細胞)、外泌體中miRNA,從而實現對腫瘤的早期診斷、輔助診斷、高頻監測以及預後判斷。

徐濤(左)與工作人員在實驗室(記者 何花 攝)

徐濤(左)與工作人員在實驗室(記者 何花 攝)

「目前市面上的腫瘤液體活檢技術的檢測標誌物都集中在一種叫循環腫瘤DNA,ctDNA。在腫瘤細胞死亡的時候,裡面的基因組織片段就斷裂了。這些DNA碎片就分散在血液裡面。現在市面上的二代測序技術,是把部分的DNA片段讀取出來,然後利用計算機,通過生物信息學算法,排列和拼接這些序列,找出有突變的這些基因片段來判斷是不是腫瘤基因。」他強調,這些技術的問題在於無法知曉腫瘤位置所在。「這些只是片段,不是完整的信息。我們現在的技術就是除了檢測這些片段之外,還能從血液中捕獲完整的癌細胞,獲得完整的蛋白組、轉錄組和基因組血信息。完整的細胞內包含的信息比片段化ctDNA的信息更加全面與與精準。」徐濤透露,從2000年開始,團隊就一直專注於微流控技術和核酸檢測技術的研發,目前這一技術已經處於國際一流水準。晶准醫學創始團隊徐濤、傅華陽、鄒恆與余瑋健等都是香港城市大學的博士,專業覆蓋了生物醫學、光學、電子等學科。

項目工廠落地深圳坪山區

「今年我們已經推出了第一款基於微流控技術的產品,並且獲得了醫療註冊證以及生產許可證。」徐濤透露,公司已經成立了醫學檢驗實驗室,將產品和服務進行整合,對外提供全方位腫瘤液體活檢服務。公司目前自主生產儀器設備的工廠落地在深圳坪山區。他告訴記者,目前液體活檢在全球範圍內有著相當廣闊的市場,晶准醫學希望成為該領域全球領先的公司。

在腫瘤檢測方面,液體活檢全球的市場份額就超千億美元,中國市場也是數千億人民幣的市場。2015年液體活檢技術被MIT科技綜述雜誌(MIT Technology Review)評為年度十大突破技術之一。從產業鏈來看,液體活檢可分為6個子領域,即上游的捕獲、基因擴增、試劑以及儀器市場;中游檢測服務市場以及下游數據市場。目前,國內許多生物科技企業都已進軍這一領域。與此同時,液體活檢要廣泛進入臨床應用也面臨眾多挑戰,不僅需要檢測技術靈敏度和特異性的提升、臨床研究的廣泛積累,還需要建立相應的檢測標準、建設規範的監管體系。

生物科技企業在創業過程中,比其他企業面臨的難題更多。徐濤透露,由於醫療產品的特殊性,為了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NMPA(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對於醫療器械產品註冊和管理極其嚴格,註冊時間比較長,這對於科研團隊產品開發能力和市場拓展能力都是重大考驗。但團隊成員堅信這一技術將對醫學產生的價值,對項目未來充滿信心。公司技術目前已經與北京協和醫院、中山大學附屬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等醫療機構進行了合作,開展臨床與科研項目。同時,團隊也正在與相關醫院針對腫瘤早期篩查產品開展大規模臨床驗證工作。目前公司也在香港註冊了分公司,計劃利用香港的優勢擴展東南亞及「一帶一路」海外市場。

創業者盼大灣區迎接更多人才

「目前生物科技行業是過去十年才發展起來。行業的儲備和沉澱不足,人才短缺是最大的難題。」 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藥科技中心楊夢蘇教授是晶准醫學團隊的導師,同時也是創業合夥人,他告訴記者,生物科技項目的創業人才既要專業化又要懂商業運作,本身就很難得;目前公司最大的難題是要找到合適的人才,研發、銷售、運營各個方面均要求綜合型人才。

「在生物科技方面人才培育體系全球最成熟的是瑞士。」 楊夢蘇教授強調,在內地來說深圳已經算是國內對人才吸引力最強的地區之一,但深圳目前的人才規模顯然還不夠。尤其對於創業項目來說,需要複合型的人才。「好的技術不一定能變成好的產品。」科技型創業項目是將技術商品化的過程,這個過程中,人才不僅要對技術有一定的掌握,同時也要一定的商業運營能力。楊夢蘇教授此次已是第三次創業,在過去的14年的時間內,他及其博士團隊先後創辦了港龍生物、Prenetics和晶准醫學。

「從過去創業的經驗中,把實驗室的科研成果轉化成成型的產品,產品還需要通過臨床驗證,最後變成為臨床服務的商品,這三個步驟中每一個步驟都比前一個步驟花的努力要十倍以上。在創業過程中,有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有可能導致競爭中的失敗。」他透露,團隊半年多前成立,一直缺乏一個既瞭解生物技術又精通商業運營的人,尋找了半年才剛剛找到一個在業內已有20年經驗的高管加入。對此,他呼籲大灣區敞開懷抱,吸引全球各地的人才在此工作,同時包容的氛圍更有利於激發創新創業的活力。

責任編輯:京辰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