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評論 | 那些鼓動港人走上街頭的「藝術家軍團」

2019-08-29

文|彭健

在過去的兩個多月時間裏,一些香港的「藝術家」為鼓動人們走上街頭操碎了心。

這些「藝術家」每晚睡覺不超過四個小時,他們的任務是製作抗議海報。在漫長的一天的抗議結束後,當帶著墨鏡和口罩的人們逐漸散去,「藝術家」們便開始盤點這一天的抗議行動,似蟻爭膻地地尋找可以「為我所用」的資訊。

這是一項令人不可思議的精密工程:一個成員超過5000人的小組先在Telegram上進行頭腦風暴,然後由200多名設計師組成的團隊將他們提出的概念轉化為尖銳的、顛覆性的視覺效果,某種意義上,這些視覺效果定義了連月來香港的動盪和抗議。

海報作為一種政治觀念的傳達形式,在眾多政治運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政治海報將最凝練的資訊通過最簡單的形式對受眾形成衝擊,進而影響後者的觀念與行為。在香港反修例示威遊行背後,大量製作精良的政治海報暗中推波助瀾,成為煽動抗議和暴力的利器。

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中談到,群體成員彼此間通過暗示、情感傳染等加快了無意識個性的顯現,人們立即將接受暗示的思想外化為成自身行為趨向。而政治海報正是這種暗示和情感傳染的催化劑,不露聲色地完成著洗腦和煽動,逼迫理性讓位於弔詭的情緒。

一支數千人的抗議海報製作團隊,如同一支隱秘而威力驚人的軍隊,不斷衝擊著香港的秩序與人心。他們化筆為刀,化黑為白,用隱性的暴力實現亂港的目的,其實質則與群毆記者、軟禁遊客、打砸公共設施等暴力行為並無二致。

而這支數千人的「藝術家軍團」是如何組織分工,又何以能如此高效運作?諸如此類的問題,都在人們心中留下了一個個黑色的問號。

某種意義上,這樣一個神秘組織本身就如同一張頗具諷刺意味的海報,讓人們從中窺見抗議與暴行背後的某些隱秘邏輯。

責任編輯:滅白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