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昨天,香港民建聯在報刊登全版廣告,促請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增加土地供應,大量興建公營房屋,縮短公屋輪候時間,爭取達到「3年上樓」的目標。隨著香港局勢發展,廣大香港市民除了進一步呼吁止暴制亂,更多人開始將關注的目光投向影響香港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住房,正是重中之重。
香港的居住問題有目共睹,而且正變得日趨嚴重。公屋申請平均輪候時間已延宕至5.4年,有10萬人住在「棺材房」和「劏房」。這樣的局面,與國際知名大都市格格不入,更與太平山上的豪宅形成鮮明對比。香港人看重人權。但在一般人看來,有房住,有衣穿,有飯吃,正是最基本的人權,是最基本的尊嚴。香港絕沒有理由,一面穿著「全球最有競爭力經濟體」等光鮮靚麗的外衣,一面卻在住房上露出極為難堪的裡子。
香港住房問題的核心症結在於土地,增加土地供應已經刻不容緩。香港不是沒有土地,但政府手裡地太少。根據去年底的《長遠房屋策略》,未來10年,香港公私營房屋新供應比例定為7:3,但事實上,政府能覓得的土地,仍不足以支撐這一目標。民建聯的建議,無疑為特區政府提出了一條解難題的思路。
要援引《收回土地條例》,意味著自有財產與公共利益之間的一次利益平衡。這些土地,主要指囤積於地產商手中長期不開發的土地。由於《基本法》第6條與第105條對私有財產權的保護,外加援引條例或遭曠日持久的司法覆核,特區政府對於是否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有過遲疑。然而,諸路不通後,收回土地是可行之道。根據基本法105條,征用土地的補償「相當於該財產當時的實際價值」,收回是有償的。為公共利益計,為解決民生計,地產商是時候釋放最大善意,而不應只打自己算盤、囤地居奇、賺盡最後一個銅板。什麼才是對香港未來負責?什麼才是對年輕人「網開一面」?這才是。
這也是調整短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的一次契機。香港社會被金融地產互相纏繞的發展邏輯捆綁已久,但這一發展模式,既不是永動機,更潛藏著不少危機。我們很能理解,一些香港市民擔心,供地增加,或導致資產短期無法快速升值,也理解地產商在商言商。但這恰恰是一次眼前利益與長期利益的重新審視,是個人利益與社會發展利益的再權衡。一旦香港社會打上死結、失去競爭力,所有人的房產都會不斷貶值;只要東方明珠持續保持競爭力,那麼受益者,一定是香港企業與市民。
今天,我們必須全面考慮香港的競爭力。人們一貫認為,自由才是香港的核心競爭力,事實上,民生也是競爭力。保障民生,讓社會更加公平,也是積蓄的發展動力。香港歷來奉行自由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模式,在改善民生方面,一直秉承「積極不干預」理念,但這一思路已成歷史教訓。香港不僅要「有效市場」,更需要「有為政府」。三個月來,「反修例」之所以將許多原本不關心政治的年輕人卷入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他們對未來的無力感,而住房,正是重要根源。對於這一影響香港社會發展的深層次問題,需要特區政府有預見力、決斷力、執行力,更需要香港全社會凝聚共識。
在住房問題上,香港已錯失諸多歷史契機,不能再拖延。董建華上任之初提出《八萬五計劃》,提出每年興建公屋和私營住房不少於八萬五千套,10年內讓香港七成家庭能自購住房;梁振英執政時期,也將解決市民住房問題當作首要任務,提出要加速修建公屋;林鄭月娥上台後,提出填海造島的「明日大嶼」計劃……但這些完全為香港長期公共利益考量的方案,或草草收場,或大打折扣,或至今擱淺,都稱得上命途多舛。
究其原因,既有反對派在立法會的拉布,為反對而反對,別說「明日大嶼」計劃本身,即使是申請研究該計劃的撥款議案,還因政治纏斗在立法會擱置;也有地產商為既得利益,不斷要挾政府、捆綁民意,這讓整個香港社會陷入房子買不起又跌不起、不夠住又建不起的泥沼;也因為一些公眾,對特區政府改善民生的能力,不了解、不信任。這一次,香港社會,能否拋開政見,平心靜氣坐下來思考《收回土地條例》?能否放下偏見,理性看待特區政府為民生作出的努力?能否正視公與私的天平,真心實意為香港「計深遠」?
香港不能再等了。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