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站在澳門大學行政樓上俯瞰橫琴校區:正前方的蓮花廣場上,雕刻著「仁、義、禮、知、信」的漢白玉雕塑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科技學院、人文學院、霍英東珍禧書院等一幢幢嶄新的教學、科研樓比鄰而立。
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感慨道,澳門大學的發展是「一國兩制」在澳門特區成功實踐的重要佐證,更可以說是創新的範例。
成立於1981年的澳門大學前身為東亞大學,是澳門地區唯一一所綜合性公立大學。成立之初,校舍棲身於氹仔的大潭山與小潭山間,佔地僅0.05平方公里。
澳門回歸祖國後,特區政府向中央政府表示,澳門缺乏土地資源,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學、培養一流人才,除了澳門特區和澳門大學自身的努力外,還需要中央政府給予政策上的扶持。
2009年,為支持澳門發展教育、培養人才,中央政府同意澳門大學遷建珠海橫琴島,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對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實施管轄。2013年,澳門大學位於橫琴島的新校區正式啟用,佔地1.09平方公里。
「新校區內教學設施齊備、科研設備先進,為澳門大學打開了發展空間,帶來了新機遇。」宋永華說,新校區尤其為澳門大學崛起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等學府和研究機構奠定了堅實基礎。
回歸後,國家科技部先後批准澳門成立4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其中,「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由澳門大學建設,「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依托澳門大學和澳門科技大學共同建設。
目前,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已和美國、歐盟藥典開展廣泛合作,逾10款中藥推出世界標準;在2019年國際固態電路會議上,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以8篇論文被採納的成績名列第二,僅次於英特爾;作為國內首家智慧城市物聯網實驗室致力於解決城市發展難題,正不斷取得科研突破。
「澳門大學如今不僅在粵港澳大灣區,甚至在全世界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對很多人來說,這樣的發展速度難以想像。」宋永華說。
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澳門大學躋身前350位。目前,澳門大學在校生約1萬人,並擁有7個學院、21個系、10個住宿式書院。
回顧澳門大學在回歸之後的發展歷程,宋永華深深地感受到,國家永遠是最堅強的後盾。「澳門本身發展空間有限,想要走到世界前沿,只有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優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自身所長,才能獲得更廣闊的前景。」
以科研資金為例,「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為澳門大學研究人員提供了多元化的經費支持。澳門大學不僅能夠利用澳門科學技術發展資金,還能夠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並且參加廣州和深圳的科研項目。「這不僅對澳門大學,也為港澳高校的發展提供了新機遇。」宋永華說。
得益於內地和澳門在人才、資金等方面更加緊密的聯繫,澳門大學成功搭建了世界一流的科研平台,憑藉著優越的教學和科研條件,吸引了眾多全球頂尖人才來到澳門,共同推動澳門乃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科創發展。
澳門大學的「濠江學者」計劃,在全球範圍內吸引本地出身的優秀學者回流澳門。「短短幾年,我們已經吸引了20多位澳門出身的優秀學者,其中多位已經成了澳門大學的主力教授。」宋永華說。
為國家發展、社會進步培育人才是大學之本。宋永華表示,回歸以來,澳門大學構建了獨具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培育了一大批愛國愛澳人才。
澳門大學的住宿式書院承擔起了學生全面發展的工作,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更好認識自我、瞭解國家。書院多以愛國愛港、愛國愛澳人士冠名,更激勵學生向前輩看齊,為國家和澳門的發展添磚加瓦。
2018年5月26日,澳門大學學生國旗隊首次在大學本科生畢業典禮進行升國旗儀式。「國旗隊中既有港澳學生,也有內地學生。組建時,同學們報名非常踴躍。我們還曾邀請駐澳部隊指導訓練。」宋永華表示,現在每逢開學典禮等重大活動,學生國旗隊都會舉行升國旗儀式,這已經成為澳門大學的傳統。
此外,澳門大學還建立了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幫助學生更多瞭解和弘揚中華文化,並且成立了孔子學院,向非華裔師生和居民傳播中國文化。今年,澳門大學還首次開辦面向中小學教師的中國歷史文化碩士課程,幫助他們系統性掌握中國歷史文化知識。
「作為澳門唯一一所國際化綜合性公立大學,澳門大學已形成了『立足澳門,建設澳門;融入灣區,面向全國,服務國家;走向世界,貢獻人類』的新發展定位。」宋永華說,在中央和特區政府的支持下,澳門大學將會繼續努力,取得更大發展。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