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專家:料今年中國GDP增速4.5% 受疫情衝擊小於美國

2020-03-28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王珏 北京報道)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余淼傑指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衝擊超非典,不過今年4.5%的GDP增速沒有問題,而要達到5%或更高,需要更多政策組合拳。他同時指出,由於美國經濟也有很大韌性,疫情對美國經濟的影響並不致命,但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肯定比中國大。今年中國完成中美貿易協議的進口總額總體問題不大,不過中美貿易順差還將有可能達到2400億美元。

余淼傑今日在「疫情與中美貿易摩擦疊加下的中國經濟」講座中指出,今年中國GDP保6已經沒有意義和可能性,但4.5%的GDP增速沒有問題,如要達到5%或更高,需要更多政策組合拳。他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今年全球的經濟增速預測是2.9%,發達經濟體全年平均經濟增速是1.7%,其中美國2.1%、歐元區1.4%、日本0.5%。假設中國經濟增速能達到4.5%甚至5%,依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對於國際貿易,余淼傑判斷,2020年全年貿易仍然維持順差,而且規模在2萬億元左右。2019年的貿易順差是2.9萬億元。至於中美關係, 總體上,中美中長期的關係可以用12個字概括:有限合作、長期競爭、相互依存。今年中國完成中美貿易協議的進口總額總體問題不大。儘管如此,今年中美貿易順差還將有可能達到2400億美元,因為美國更需要中國產品。這也是為什麼在中美第一階段的貿易協定中,中方承諾擴大進口,但不保證減少貿易順差。

如何更快降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他認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缺一不可,要實行「雙輪驅動」。他建議,積極的財政政策應把資金更多投向新基建。區別於傳統的「鐵公基」、隧道等基建,新基建主要是5G商用、特高壓、AI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物聯網、智慧城市,以及城際高速、大數據等投資建設,這些對培育經濟新動能和促進就業都非常有幫助。今年有800萬大學生就業,新基建覆蓋的產業偏重高新技術,對白領工人的需求更高。有人估算,今年新基建大概會有2400億元投入,佔全部基建投入的三分之一左右。

責任編輯:喬一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