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石華 深圳報道)進入三月,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在內地逐漸減弱,晚上六時,忙碌了一天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顧不上喝水吃飯,匆匆趕到會議室,接受記者的訪問,分秒必爭的盧院長把見記者的時間安排在工作時間之後。他說,「我晚上才有時間,這段時間醫院就是我的家」。
2月8日,香港特區政府公布「內地入境香港人士需強制檢疫14天」的政策之際,盧寵茂帶領一眾香港醫生選擇了「逆行」,與深港團隊在深圳堅持抗疫;同時也組織了60人的深港援鄂醫療團隊,隨時準備前往湖北支援。他們用行動詮釋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醫者誓言。
內地強大的管控力迅速控制疫情
在深圳前線堅持抗疫近一個月,盧寵茂談及最多的是內地對這次疫情的快速反應,果斷措施和強大的執行力,他認為這是能夠迅速遏制疫情的重要原因。
「國家的反應很快,管控非常到位,這一點不要說香港,任何國家都做不到。」盧寵茂告訴記者,」也許是兩地文化的不同,香港看重的是自由和隱私,很難像內地這樣做到居住小區的控制和人員登記,但是在疫情狀況下,自由有可能變成了放縱,當疫情兵臨城下,生命高於一切「。
盧寵茂對於國家能在短時間內調動大批的醫護人員和物資支援湖北,火速建成兩座容納擁有過千床位的新冠肺炎專門醫院讚不絕口。
「也許與國民教育有關,內地同事奉獻精神讓人欽佩。」在疫情嚴峻的情況下,港大深圳醫院在一月份向港大深圳醫院員工發了一封郵件,徵集參加援助湖北醫療隊預報名。讓他十分感動並意想不到的是,全院有300多名同事積極報名參加,其中很多都是高年資的顧問醫生。
香港技術和經驗在疫情中發揮作用
香港先進的檢測和防疫觀念在這次疫情中也發揮了作用。自2012年建立以來,港大深圳醫院一直實施的「標準防護」及採取的各項醫護保護措施,幫助該院成功實現了醫護「零感染」。盧寵茂表示:「假定這個病毒可能人傳人,不應該等到有確實的證據證實人傳人,才進行相應的防護。」
1月10日,國家專家組宣布武漢不明原因肺炎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就在當晚,一對老夫妻到港大深圳醫院就診。隨後,港大深圳醫院利用港大的科研能力最終確診並上報。
盧寵茂介紹,香港在傳染病學和微生物學方面的研究領先,香港大學醫學院作為香港乃至亞洲具有高權威性的學術機構,在此次疫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和香港大學心法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以及流感研究中心主任管軼率等在疫情期間都曾先後到武漢調研,他們的研究和指導意見都被用到深圳港大醫院的臨床上。
援鄂醫療痴心不改
盧寵茂時刻關注着武漢以及湖北的疫情進展。盧寵茂表示,目前60名醫生完成培訓,其中10名為港籍醫生,正在等待政府安排,隨時可以前往湖北一線支援。
疫情期間,盧寵茂與武漢亞心總醫院董事長謝俊明保持着聯繫,了解當地疫情和醫院救治情況。「我從亞心醫院了解到,病人在病房中要度過幾個星期,對心理是一個極大的考驗,為此我們專門在團隊中增加了心理諮詢醫生。」
武漢仍在封城,成行也不容易,但盧寵茂表示:「我們都已經準備好了,決定去的同事已經做好了培訓,也為他們準備了相應的物資,包括保護裝備、日用品,行李也準備好了,隨時準備出發,只等候政府通知。」
據盧寵茂介紹,按照廣東醫療團支援荊州的部署,港大深圳醫院的醫療團隊應該也去荊州。儘管現在疫情已經出現拐點,但是我每天都盼望這能夠帶隊去湖北,「現在趕去主要是替換在一線的醫務人員,他們堅守這麼久,也需要休息。」
「上天對我很照顧,來深圳工作是一個很好的機遇」。盧寵茂告訴記者,當時還在港大醫學院讀書時,港大的風氣就是「認識中國、關心社會」。為此,年少時就夢想着來內地做一名醫生,現在這個願望終於達成。當下,盧寵茂最大的心願是去湖北抗疫一線,但隨着疫情形式的減弱,奔赴湖北支援或許很難成行,現在依然待定中。
深圳疫生活:持續工作 點外賣 異地連線
在香港「強制檢疫14日」的措施實施之前,盧寵茂在2月6日從深圳趕回香港,處理完事情,收拾了行囊,第三天就趕回深圳港大醫院,在院長辦公室安營紮寨直到現在。
「當時最糾結的就是收拾生活用品,帶多少東西,牙刷、剃鬚刀等要帶上,還有薄厚衣服都要帶一些,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回去。所以我帶了一個特別大的箱子過來。從此衣服也要想着自己怎麼洗了。」盧寵茂有點自我解嘲地說。
盧寵茂自己住在醫院辦公室,每天做24小時的深圳人,早上8點15分便準時召集會議討論最新防控措施和救治情況,詢問醫院兩地醫護人員自身保護情況,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晚上再處理工作電郵。
疫情期間,酒樓全部關閉。盧寵茂對於內地發達的電子商務十分稱道,他學會了用點餐軟件自己點外賣用餐,他覺得這樣很方便。
遠離家人,獨自北上,家人雖然擔心但能夠理解。盧寵茂的朋友勸慰他留在香港遠程辦公。然而盧寵茂知道, 他別無選擇,北上深圳是他的責任。盧寵茂非常想念香港的家人和朋友,幾乎每天都抽出時間跟他們通過手機連線溝通,互報平安,經常視頻。他說,很想回去跟家人去外面吃一餐飯。
3月底,就是盧寵茂女兒的生日,盼望跟父親共同慶祝已成為女兒最想要的生日禮物。 「女兒在電話中詢問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好作打算,因為有14天的隔離,如果還在隔離期就在家慶祝,如果過了隔離期就出去慶祝,但我真不知道歸期是哪天。」盧寵茂語氣無奈,女兒今年的生日願望恐怕要落空了。
雖然內地疫情已經出現拐點,但是境外疫情不容樂觀,深圳出現了首例從英國回來的輸入病例,香港的疫情防控壓力沒有解除。盧寵茂的歸家之路還是未知數。
抗疫是醫生愛崗的詮釋 香港醫生大部分是敬業的
「我們的敵人不是武漢,而是病毒。」這是盧寵茂在抗疫期間喊出的一句名言。疾病不是一個地方,武漢人民為疫情防控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疫情爆發,盧寵茂充分肯定他的香港同事在這次疫情中的表現。
深圳港大醫院很多香港醫生主動放棄春節假期,逆行內地與深圳同仁聯手抗疫。疫情期間,在深圳港大醫院堅守崗位的的香港醫生每日最高達30人。
呼吸內科主管醫生許建名,大年初一早上就奔赴深圳,幾乎全天守在醫院臨床一線,晚上則住在醫院附近的酒店。許建名和其它管理人員每天都準時參加抗疫工作檢討會,討論最新的防控措施和救治情況,然後查房,從患者住滿的呼吸內科普通病房到三個觀察病區,與同事們討論救治方案,與不同科室協作。
17年前,ICU主管醫生唐澤君在香港瑪麗醫院參與了抗擊「SARS」。正是這份經歷,讓她和家人都心有感觸,當時唐澤君的兒子還在讀小學,但是「非典」的陰影直到現在還沒有消除,這次疫情發生以來,讀大學的兒子並不支持她留在深圳,為此,她花了很多工夫與兒子溝通,終於獲得理解。
唐澤君已將自己的必需物品從香港搬到深圳,在醫院留宿。她駐守醫院ICU,隨時待命,與同事參與額外輪班,與院內專家會診。在她看來,「做好抗疫工作就是醫生愛崗最好的詮釋。」
疫情期間,一些居住深圳的腫瘤患者和慢病長者,以及部分赴港定期檢查的孕婦等跨境患者面臨不便。如何協助這些特殊人群更好地得到救治,也成為盧寵茂院長和團隊的考慮之一。為此,港大深圳醫院針對須赴港複診的腫瘤及慢性患者、定期赴港產檢的孕婦提供治療服務。在這方面有經驗的香港醫生專門從香港趕到深圳給這些人看病,其中包括著名的腫瘤專家孔鳳鳴教授。
在盧寵茂的眼中,抗疫是醫生愛崗的詮釋 ,香港醫生大部分是敬業的。2003年,SARS期間,香港醫生表現出的醫者仁心精神受到廣泛讚譽,這次疫情期間,部分醫護人員的罷工有複雜的背景。他希望,無論是疫情還是籠罩在香港上空的陰霾儘快散盡。
推動內地醫院國際化 大灣區實現「綠色醫療」
「中國的醫務人員在全世界都是NO.1,這次疫情也提供了一個機會,讓內地人民尊重醫護人員,當然也要提高醫務人員的薪酬。」盧寵茂表示,港大深圳醫院是一個創新的模式,結合內地辦醫的經驗,帶來了香港醫療系統多年發展出來的優勢,下一步將在大灣區逐步實現「綠色醫療」。
盧寵茂表示,「綠色醫療」就是讓醫院回歸到專業。醫院從開業之日起,就以「與國際接軌的診療技術」和「為人為本的人文關懷」為基石,致力於實現醫院環境「零污染」、醫患關係「零距離」、醫療保障「零障礙」的醫院,為國家醫改改革和深港醫療領域創新探索了新的道路。
以抗生素為例,從建院開始,該院就一直堅持不輕易使用抗生素,不該用的葯絕對不用的「綠色用藥」理念。2012年,國內各大醫院還在擴建輸液區的時候,這家醫院卻「特立獨行」地率先取消了門診輸液。
港大深圳醫院作為內地醫療改革的範本,計劃建成粵港澳大灣國際化醫院管理創新體系。推動內地醫療國際化,探索建立與國際與國際接軌的醫學人才培養、醫院評審認證標準體系,是以盧寵茂為代表的港大深圳醫院這兩年的主要工作,他們已經將相關的經驗和做法上報國家有關部門。
港大深圳醫院的打包收費制度、醫生薪酬制度等正作為經驗準備在全國推廣。盧寵茂透露,港大深圳醫院的下一步目標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化醫療中心和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化醫學人才培養中心。
責任編輯:林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