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來論|全球貿易平衡新格局 中國企業該如何自處?

2020-05-19

文/梁海明、梁穎雯

短短幾個月,新冠肺炎疫情在誘發世界政經巨變,原來平衡的格局被不斷的透支與各方攻擊下,已經陸續出現一個又一個「黑天鵝」事件,讓全球貿易系統瀕臨崩塌。

疫情肆虐全球幾個月,讓人覺得好像已經進入長期模式,周而復始,不會在短期內平息。而美股史無前例地頻繁熔斷,石油暴跌供應鏈陣痛,失業率暴升,中小企業倒閉,全球經濟衰退,世界糧食貿易出現波折。另外,新冠病毒的出現,加劇逆全球化潮流暗湧,讓貿易保護主義、關閉邊界等反勢力更為氾濫,也開始修改「零庫存」管理方法。到底世界的乳酪真是在變小、變壞,還是因為這一次的改變引致全球貿易格局重新洗牌?

面臨外部市場需求減弱、供應鏈中斷等困難,內地及香港企業主應該如何應對?隨著疫情後的陸續復工復產,前期因延復工積壓的出口訂單陸續交付,外貿形勢有所回暖,但是依然嚴峻。未來外貿的發展,取決於海外疫情的控制與市場復甦的情況。從現有資訊來看,外需萎縮嚴重,雖然內貿企業逐步復工產,但是外貿企業已經出現訂單取消、停工等問題,加上部分供應鏈的斷裂,全年外貿形勢仍不樂觀。

就中國市場比外國復甦勢頭較強的情況來說,內外結合發展將有利於穩住外貿的基本盤。對中國這樣一個發展大國來說,拉動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力量仍然是大力推動國內內部需求,這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

所謂擴大內需,實際上指的是國家投資、消費和政府支出總和,其中家庭消費佔有最重要的地位。而內需市場,泛指以國內人口為主要消費族群的產業,與衣食住行息息相關,包括營建業、水泥、食品、陶瓷、玻璃業、天然氣等。

中國一般消費階層儲蓄率都比較高,為了擴大內需,首先可以考慮提高中國的 家庭消費率,由本來的25-30%增長到40%。也就是說,家庭消費提高到40%以上,再加近10%的經濟增長率,實際上家庭消費就可以比現在增加大約50%,可以對國家的經濟增長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

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動盪加劇的背景下,國家積極提出不同政策提振一般消費的信心,努力培育消費熱點,優化消費環境,更新消費觀念,千方百計啟動消費潛能,努力給經濟復甦提供持久動力。當前經濟低迷,失業率上升,加大消費要較強的正面氣氛,我們也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依靠擴大內需來穩增長,來對沖疫情影響。

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龍頭,擁有非常多以外地客戶為主的民營製造企業。他們作為承接加工任務的原始設備製造商(OEM),以往為了配合國外市場的需要,都是受託廠商,按來樣之需求與授權,照廠家特定的條件而生產,所有設計圖都完全依照來樣廠商的涉及進行製造加工,然後出口。由於能力與成本考慮所限,自己就沒有完備的研發和其他配套能力來製造自己的品牌。

疫情當前,這些以往以外貿為主的企業,為了生存,也為了克服危機和貼近最新市場發展,是不是也應該重新審視最新市場情況,改變營運策略,減少對歐美市場的依賴,進行產品調整,而嘗試深耕國內以至其他管道?比如說,根據以往作為原始設備生產商的經驗,以及自身對於本地市場的認識,陸續轉型,並增加自己的能力,由以往的原始設備製造商,轉型成為擁有自己品牌與市場能力的製造商,就是一並提供從研發、設計到生產、後期維護的全部服務,又或者,利用不同產品擁有不同的客戶群的基礎,大膽嘗試跨行業交叉合作的管道推廣,例如運動服搭配飲品,調味料搭配餐廳進行聯合推廣等,一起增加市場的份額。儘管市場非常艱難,但是如果可以危中有機地尋找機會,多利用高科技的發展,比如大數據、人工智能、人臉識別、區塊鏈等技術革新,增加自身的競爭力,並利用自身以及不同合作方的能力,製造品牌與市場。只要產品質量可以不斷提升,貼近市場,引發內需,加強不同管道的銷售,啟動國內消費市場,就能夠拉動經濟以至個別企業的復甦和增長。

除了中國的市場以外,儘管東南亞市場的復甦速度沒有中國那麼快,但是一旦 疫情舒緩了,復甦的速度也可以引發當地對於產品的需要,而當地的華僑也可 以是非常好的合作夥伴,來一起拓展當地的市場,為需要推廣的產品引發新的 需求,是一個不容忽視、值得大家去研究的課題。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都需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做好應付最壞局面的思想準備和工作。腳踏實地做事,下一個起跑線來臨時我們才能全速向著勝利飛奔出去。祝願大家一切安好。

(作者梁海明為國際專家學會創會會長,梁穎雯為凱銀信託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大公文匯全媒體新聞中心供稿)

責任編輯:一粟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