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大公報記者 周宇)粵港澳三地正進行磋商,期望月內達成安排,促成三地同步放寬檢疫限制,允許符合特定跨境目的、通過新冠肺炎病毒測試的人出入境時豁免強制檢疫。正在北京出席全國兩會的港區代表、委員亦非常關注如何加強大灣區防疫工作。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前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認為,粵港澳可透過經驗分享、醫學科研、創新科技、法治建設、疫苗研發等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合作。醫療衞生界全國政協委員、前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提出,要讓香港研發的新藥物、醫療器械、先進的醫療體系等服務好區域醫療建設,區域內各城市應攜手提升區域醫療水平。
譚志源在今年的人大代表建議中提出,香港和內地可透過經驗分享、醫學科研、創新科技、法治建設、疫苗研發等五個方面,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合作。他表示,粵港澳三地應加強抗疫交流合作和經驗分享,完善應對大型傳染病通報預警、感染控制和治療技術,香港可進一步透過大灣區醫療平台,深化與灣區九座城市特別是同中山、惠州的合作,共同探討更能有效預防、控制大型傳染病的方法。
探索智能科技應用公共衞生
譚志源指出,防疫抗疫期間,香港特區政府引入本港研發的電子手環以及用作配對的智能手機系統,監察在家中接受強制檢疫人士的位置,探索出多種方法支持家居檢疫。香港今後可與區域內其他城市加強合作,繼續推動創科發展,進一步探索智能科技應用於公共衞生範疇的可能性。
譚志源認為,《生物安全法》草案二次審議稿現正向社會徵詢意見,推動此法案出台是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的重要一步,對維護國家安全以及保障人民健康均有莫大裨益。他說,研發疫苗是預防和控制疫情的關鍵,由我國專家團隊研發的多個疫苗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相信若疫苗研發順利、早日推出市面,將為全球對抗新冠肺炎帶來曙光。
高永文表示,目前兩地疫情都已得到較好控制,內地生產、百姓生活逐步恢復,但嚴防海外疫情輸入的工作不可鬆懈,要確保不再出現大規模的爆發,從而保障社會的正常運轉。
建議中醫藥循證中心來港
高永文指出,香港近十年在新醫療器械的研發、應用方面進展不錯,一些具突破性的器械正進入臨床驗證。由於兩地的准入、註冊機制不同,香港研發的新藥物、醫療器械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夠在內地應用,「我個人就很希望,如果有一些新的科技是香港參與研發的,可以讓它們也率先在內地應用。」他表示,將會持續關注大灣區的醫療發展,尤其是香港醫學界、醫療系統如何參與、服務區域醫療建設,更好地提高灣區醫療水平。
高永文說,為中醫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依據的全球首個中醫藥循證醫學中心,去年已在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他建議該中心考慮在香港設立分中心,此舉既有利於香港的中醫藥發展,也有助內地與香港共同推進中醫藥的國際化。
責任編輯:Caro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