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百餘委員: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

2020-05-23

【文匯網訊】是時候適度調整一下教育指揮棒的方向了。」日前,全國政協委員吳志明領銜提交為中小學生減負的提案,建議重新疏理制定國家教育評價體系,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並給予語文、數學等主科一樣的考分權重,激發學校、家長、學生的內生動力,真正實現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

據新京報報道,記者今天從民建中央了解到,今年全國兩會前夕,民建福建省委主委吳志明委員領銜,崔玉英、邢善萍、雷春美、陳義興、湛如、曹暉等55名全國政協委員共同聯名,提出《關於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的提案》,日前聯名委員人數已增至百餘人。

現象:睡眠不足、肥胖近視,減負減哪了?

「減負減了20多年,中小學生的書包卻越減越重,睡眠時間越減越少。中小學生體能日益下降,近視、肥胖發生率居高不下,『小眼鏡』、『小胖墩』越來越多。」吳志明委員介紹,他和崔玉英、邢善萍等委員長期關注中小學生身體素質。多年來,雖然國家和各地政府陸續出台一系列政策推進教育減負,但實際上孩子們的負擔還是「越減越重」。

中國睡眠研究會發佈的《2019中國青少年兒童睡眠指數白皮書》顯示,中國6到17周歲青少年兒童中,超六成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課業壓力成為影響孩子睡眠的第一因素。

來自國家衛健委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學生肥胖率已經超過10%的「安全臨界點」,「小眼鏡」、「小胖墩」越來越多。

更令人擔心的是,據《中國國防報》報道,部分地區徵兵合格率不足五成。

探因:育才觀念陳舊,體育開展不足

提案分析,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育才觀念依然陳舊。現行基礎教育評價體系仍存在「唯分數、唯排名、唯升學、唯文憑」的頑瘴痼疾,「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已成廣泛共識,重智育輕體育,變相擠占體育等技能科課時成普遍現象,嚴重忽視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在這一觀念影響下,減負政策難以落地。由於對學校考評指標單一,學校以考試成績為指揮棒,為應對各種測評排名,片面追求高分數、名校錄取率和升學率。家長也熱衷尋求校外各類培訓,每天文山題海,學生不堪重負。

此外,課本數量有增無減。在南方某市,2009年中小學生義務教育階段使用的教材總數有212種,2019年增加至253種,增幅16.54%;總頁碼從10685頁增至11932頁,增幅11.67%;部分學科知識點前移,學習難度增加。有統計顯示,我國中小學生每天平均寫作業3小時以上,是全球平均數的兩倍,課業壓力繁重。

與此同時,對體育科目重視不夠。體育教師結構性缺編和教學能力不足,降低了體育教學質量,學校體育安全保障制度的缺失及場地器材的缺乏,制約了學校體育的全面開展。教育部「每天運動一小時」的要求形同虛設。

建議:將體育科目納入中高考考試科目

2020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指出: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吳志明等委員提出,全社會應切實轉變育才觀念。為此,建議要扭轉各行業招錄人員唯名牌高校、唯文憑學歷傾向,重視考察求職者的綜合素質,包括身體素質,做到唯才是舉。同時,加強社會宣傳和對家長的引導,將孩子的身心健康排第一位, 尊重教育的規律和孩子成長的自由。

與此同時,建立多元考評體系。提案提出,要用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重新疏理制定國家教育評價體系,完善對學校和教師的考核激勵辦法,嚴禁給學校下達升學指標或單純以升學率評價及獎懲學校和教師;注重提高職業教育辦學質量,為未能升入高中、考入大學的學生提供更多的上升通道和發展空間,改變一考定終身的情況。

對於實現素質教育,提案建議,要切實轉變教育理念,改革教學管理,大量起用專業幹部,讓愛教育、懂教育的人管教育。精簡教材內容,防止知識點前移,減少重複無效佈置作業,嚴禁超綱教學,加強社會培訓機構管理;同時,要注重提升學習效率,並重視對學生社會實踐綜合能力的培養。

提案建議,全面提高體育權重。探索實施體育教育測試過程性評價,將體育科目納入中高考考試科目範圍,並設計與語文、數學等主科同等分數,激發學生、家長、學校內生動力,主動增加體育鍛煉時間和師資投入。同時,保證中小學校公用經費中有合理的比例用於體育支出,提升學校體育場地和設施;鼓勵體育專業人士到學校兼職開展體育教學,帶動校園體育活動的發展。

責任編輯:陳西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