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青島的百年老城區,也可以有「國際范兒」。
今天上午,青島歷史城區保護更新試點項目在市北區廣興里正式開園。這處青島最大的里院,不再是破舊不堪的貧民窟,也不只是文藝懷舊的天井院落,取而代之的,是工業最前沿的技術展示廳,是充滿創意創新的設計工作坊。
同樣在今天啟動的,還有市北區館陶路1號引入的春光里青島產投生態綜合體,館陶路3號的創投風投平台洪泰山海會項目,以及由館陶路34號第一糧庫變身的青島新金融產業園。這是青島老城區的改造思路——用產業帶動老城區復興,而提升產業能級、聚集優勢資源也正是青島這座開放的城市向「國際范兒」邁進的升級思路。
因為,老城區的改造不能為升級而升級,借鑒其他城市經驗來打造網紅小吃街、抖音打卡地固然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效益倍增,但更重要的是放眼長遠,要將老城區的改造與青島城市的定位匹配起來。青島在投資界、企業家眼中的「網紅」之處,不是旖旎的沿海風光,而是青島已經崛起的高質量發展的勢頭,是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機會與優勢。
開放的核心基礎是產業,因此這次的歷史城區保護更新試點項目,為老城區賦加的變量,也是為青島的金融發展、創投風投等新業態提供產業空間與生態服務。青島提出用平台思維做發展乘法、用生態思維優發展環境,加快構建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的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老城區的新改造,便是從這樣的需求出發,藉助與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區一路之隔的近水樓台優勢,為到青島來的創業者、合夥人提供創意創新的碰撞空間與實現機會。
可以預見的是,作為青島布局工業設計產業的中心點,廣興里將成為聚合全球頂尖資源的產業窪地,目前已確定有17家海內外設計機構入駐,這裏還將以工業設計創新、文化創意等總部經濟為主,聚焦全球設計創新領域的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新材料,構建以產品創新為核心的設計產業鏈,按照點、線、面打造青島工業設計立體式產業創新生態體系。
此外,在新歷史坐標中的館陶路也將再次成為青島新金融集聚發展的原點。在這裏實踐的「六個一」模式,正是打造新金融集聚發展生態的體現。
一個「集聚區」,將大港片區和中央商務區作為新金融集聚區的雙核,引領、輻射和驅動新金融在全域集聚發展;
一條新金融街,以大港區域館陶路為載體,打造創新創業創意創投的新高地,賦予「百年華爾街」館陶路新的生命和活力;
一個新金融產業園,將館陶路34號青島第一糧庫舊址,打造成為具備新金融創新、運營模式、功能協同示範作用的新金融示範園區;
一批新金融智庫,通過與山東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貿大學,李白金融研究院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合作,深化精英聚會、腦力激蕩,打造新金融理論研究高地;
一套新金融產業扶持政策,出台了《青島新金融集聚區產業扶持政策》;
一支專項產業基金,發起10億元新金融產業專項基金,為新金融與產業融合發展提供多層次服務。
而這種老城區與新產業的碰撞,在青島其實早已不是第一次。3月28日,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區建設開工暨全球招商正式啟動,這座百年老港區的新生,不僅僅局限在郵輪上,而是一座集郵輪旅遊、金融貿易、智慧創新、商務文化四大產業為一體的國際港城,通過航運、貿易、金融的融合,聚合新基建、新產業、新技術,打造通達四海五洲、做全球生意的世界級郵輪母港。這匹配的,正是青島打造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的定位。
其實,青島市區內「寸土寸金」,不僅有着承載青島百年發展記憶的城市景觀,而且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具備吸引合夥人來創新創業的基礎,當前最需要的,就是通過設計賦能、引入產業,注入新的發展活力。在青島產業用地不足、老城區活力缺乏的實際問題面前,老城區的復興、國際郵輪母港區的建設,為搶抓新業態發展機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珍貴的空間。
青島未來的發展規劃,在青島招引落地的項目投資,都是要放在青島這個「大坐標」中來確定位置、創新打法、謀劃路線。除了國際郵輪母港區,青島對海爾卡奧斯平台的大力推進、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和科技生態的打造、運用市場邏輯資本力量加快新基建等等,很多都是站在未來看今天的布局,而這種超前謀劃的效益,最好的印證便是青島在工業互聯網賽道上的一騎領先。
而無論是青島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台的使命,還是青島把握的工業互聯網時代機遇,都把青島放在了更開放的世界坐標之上,所以青島這座有着世界級夢想的城市,要升級的就不只是青島的城區與產業,關鍵的是青島的人。
因為哪兒的營商環境好,人才就往哪走、資金就往哪流、項目就在哪建。對企業家來說,能不能有「感到舒服」的軟環境,也一定程度上決定着他們投資青島的意願,關係到願不願意在青島發掘市場創新的潛力。
對此,青島市委書記帶頭,拿出了「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的「頂格邏輯」:只要願意成為青島的城市合夥人,青島就能層層「頂格接待」;見面完全可以不談項目、不談錢,而是談青島的想法、談企業的想法,尋找企業家創意與青島城市發展的耦合點,不強求合作、不放過機遇。
如果根據媒體對政務會見活動的公開報道進行統計,則會發現,在過去的13個月里,青島「一把手」會見企業家的次數超過了100次;2019年青島「四大班子」領導,給企業家站台的次數達到了2600多次。
這種「既頂格又寬鬆」的氛圍,對企業來說,不僅是市場信心,而且是實實在在的項目落地。5月27日,在民營局聯合城陽區政府舉辦「創意賦能 項目落地」2020青島市首季民營經濟創意會上,青島易邦生物工程等4家民營企業現場發佈總投資額64億元的創意項目,這些創意項目在現場論證後,還會由對應的推進小組,「一企一策」,協調推進創意創新項目落地。
這也是為什麼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對所有青島幹部提出的「提升學習能力、專業精神、探索勇氣」的要求,開放的城市需要有開放的人,才能真正「活」起來。
而且,對於頭部企業落在青島的企業,青島主流媒體主動講好企業創新發展故事,拿出重要版面、黃金時段為企業做「單獨報道」, 這也正是青島營造「招商護商愛商敬商」良好氛圍的重要舉措。
青島的「國際范兒」,需要的是城市、產業、人的「三位一體」。而青島的「國際范兒」,正體現在青島應用場景的開放上,體現在對新業態、新產業的擁抱上,以及青島幹部對企業家的溫度上,青島打造工業互聯網之都,發出的是對全球創業者的邀請。
在開放大勢下,青島的百年老城區,正成為青島闊步邁向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的百年地標,而能夠得以實現新生,依託的是青島在工業互聯網賽道上,對成全四海不畏風險的智者成長成功的熱帶雨林的打造。隨着青島的「國際范兒」漸濃,青島這座城市也越來越讓合夥人感到舒服,可能未來青島執政者與企業家的會面,不一定是在政府的會議廳,而是在這些老城區的咖啡館裏;可能未來青島的下一個千億級產業方案,就在這些創意工坊的討論與碰撞之中,迸發而出。
責任編輯:Caro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