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90後前「黃絲」:國安立法令人振奮

2020-06-15

【文匯網訊】「黃絲」緣何變成內地網紅?據大公報報道,29歲香港青年梁可民(Basa)曾因《蘋果日報》等黃媒誤導,一度對內地十分排斥,但隨着工作與內地的接觸日增,他終識破黃媒謊言,並透過在微博幽默點評國內外時事,成為坐擁逾20萬粉絲的微博網紅。Basa感慨,黃媒去年在修例風波中製造謠言抹黑,對年輕人洗腦,煽動他們上街,令他們誤將街頭抗爭作為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這摧毀的不僅是我們的認知,更是香港的下一代。」談及近日熱議的港區國安法,Basa直言振奮,「立法最大的好處是,不用再擔心在路上走着走着會被人圍毆,不用再擔心因為政見不同而被『人肉』(起底)」。

在鏡頭前直播脫口騷的Basa,形象很固定:圓臉上架着一副圓眼鏡,語速快得像開機關槍,帶着一絲香港特有的無厘頭,對香港乃至國際時事侃侃而談,在微博上深受網民喜愛。

由於疫情關係,大公報記者只能通過電話採訪身處深圳的Basa。電話那一頭,Basa開口便形容自己是一名「資深黃絲」,「在我讀書的年代,學生都是從小看《蘋果》新聞長大的,因為相比其他媒體,《蘋果》的色情、暴力元素更多,例如跳樓新聞,只有《蘋果》不打格;娛樂版上的女明星不是『飛釘』就是走光,又有狗仔隊專門揭露明星八卦,正值青春期的後生仔很容易被這些低俗元素吸引」。他說,長期受《蘋果》影響的結果很明顯,「就是崇尚西方的政治體制,覺得內地處處落後,所以當初我和好多同學一樣都好黃」。

內地城市不比港落後

踏入社會工作後,Basa做了樂隊經理人,常常要到內地宣傳,有時一住就住上十天半個月,經過長時間接觸,令他發現內地並不似報道中那麼惡劣。「香港媒體會大肆報道內地遊客的不文明行為,例如有人隨地大小便等,令人覺得這是一種普遍現象,但事實上,許多大城市的文明程度並不比香港落後,至少我在內地就從來沒見過這種現象」。

Basa認為,香港年輕人對內地的負面觀感並非一、兩條新聞造成的,而是長年累月留下的刻板印象,這與黃媒的偏頗報道密不可分。「《蘋果》從未有一篇報道是寫國家好的,這是為什麼?國家過去數十年一直快速發展,難道沒有一件好事值得報道嗎?」

部分年輕人價值觀偏差

比起負面報道,漫天謠言同樣可怕。去年修例風波期間,關於「8.31」、「新屋嶺」的謠言不絕於耳,在Basa看來,是十分弔詭的現象:「謠言可能只是某個網站上不負責任的一句話,但闢謠的警方要為自己說的每句話負責,為什麼還是有人選擇信謠言而不信警方?」他認為,這些造謠者故意散播負面暗示,而政府又沒有專門闢謠的渠道,導致「真相跑得慢過謠言」,年輕人對政府的信任一步步被削弱。

對於修例風波後,部分年輕人熱衷街頭暴力,Basa提起去年阻礙市民上班的港鐵「和你塞」事件中的一個片段:一個年輕人雙手攔在列車門前,在他面前有個焦急趕上車的中年人,年輕人十分輕佻地說:「阿叔,白攞一日人工喔,仲唔開心?」阿叔皺着眉說:「唔係人工嘅問題,我有工作要做啊!」Basa說,雖然只是一句簡單的對話,卻反映出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一個認為返工就只是為了份糧;另一個卻認為,他的工作有價值,他對自己的價值是認同的。」Basa感慨,前者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年輕人的想法,他們在黃媒的洗腦和煽動下,認為循規蹈矩地工作沒有價值,街頭抗爭才是其價值所在,「如果這種風氣不扭轉,香港會往怎樣的方向發展?我不敢想像!」

慘遭起底圍毆 決心離港北上

過去Basa一直在香港與深圳之間頻繁往返,直至去年八月的一件事,促使他決定離港留深。

「那天(8月13日)我在電視上看到《環球時報》記者付國豪在機場被無辜禁錮毆打,我很氣憤,當即就到樓下去撕毀附近的連儂牆!」Basa說,當時有幾個「黃絲」年輕人同他爭執,雖然對方最後理虧走了,但他卻發現自己在網上慘遭起底,「我有一次回家的時候,在轉角處有人喊了一聲『是他了』,於是幾個人一起衝上來打我」。

Basa說,在香港生活了20多年,從未有一刻感受到自己的人身安全會受到這種威脅,而這件事同時也給他帶來反思:一年前,我們可以在街上放心地談論時事,表達不同政見,假日可以隨意到自己喜歡的地方去休閒購物,但暴亂發生之後呢?「我只看到我們失去了這些自由,但得到了什麼?我看不到」。

嘲戴耀廷「洗腦之父」

談及近日熱議的港區國安法,Basa直言令人振奮。「立法最大的好處是,不用再擔心在路上走着走着會被人圍毆,不用再擔心因為政見不同而被『人肉』(起底)」。

Basa希望香港年輕人勿被反對派誤導,並形容港大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是「法律界的洗腦之父」,他曾提出所謂的「法治四層次論」,誤導年輕人以為是國際公論,但實際上卻是以此進一步提出所謂「違法達義」,用看似捍衛法治的口號去否定基本法。他反問:「在中國領土上煽動、參與、策動推翻當地法律,不知是否屬於顛覆國家呢?」

責任編輯:一粟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