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即時新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國航天向公眾揭開神秘面紗


http://news.wenweipo.com   [2007-10-23]

【文匯專訊】據新華網西昌10月23日報道,「你願意掏錢去看嫦娥一號衛星發射嗎?」中國首次繞月飛行發射前,一家旅遊網站進行的一次網絡調查顯示,52.7%的網民表示願意,理由是「這是難得的機會」。

 隨著嫦娥一號衛星發射的臨近,中國航天正揭開昔日神秘的面紗,以越來越開放的姿態出現在公眾面前。

 「航天游」悄然興起

 1000多名對中國航天滿懷好奇與熱情的普通觀眾,將在距離西昌衛星發射中心3號發射架2500米到4500米的地方,現場觀看「嫦娥奔月」的壯觀場景。

 雖然現場看到的火箭升空的過程只有短短幾十秒,但特地從北京趕來的張軍卻嚮往已久:「這種現場感,絕對是坐在電視機前收看無法想像的。」

 張軍和其他1000餘名觀眾一樣,都是經過當地一家旅行社的安排,以普通遊客身份到現場觀看發射的。他們為此付出的票價是800元人民幣,再加上往返交通和食宿的費用,每名觀眾的平均花費在2000元以上。

 「儘管有些貴,但還是很值!」35歲的張軍是一家外資公司的業務經理,儘管工作與航天並沒有關係,但他對航天始終懷有強烈的興趣,「能到現場看發射,這是以前做夢都難以想像的。」

 與神舟五號、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發射一樣,「嫦娥」繞月探測工程在中國普通民眾中又一次掀起了「航天熱」,航天旅遊熱也由此興起。

 在嫦娥一號衛星發射前幾天,西昌好一點的酒店已被預訂一空。當地旅行社開辦的「嫦娥奔月」現場觀看業務接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海外的預訂電話。

 「由於受到場地的限制,我們只能接待大約1000名遊客。」旅行社的一名工作人員說。

 除了西昌,中國另外一個重要衛星發射基地——酒泉,由於是神舟飛船升起的地方,同樣受到了境內外旅遊者的青睞。每年6至10月,有多家旅行社開通酒泉「航天游」線路。而即將建造的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在規劃之初便已將旅遊功能考慮在內,屆時將成為旅遊勝地的又一處景觀。

 中國航天進入「直播時代」

 對於更多無法到現場看發射的公眾來說,日益成為常態的重大發射直播,無疑將可以滿足他們的部分需求。

 中央電視台的吳斌這幾年先後參加過神舟五號、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的發射和回收採訪。這一次,他又提前幾天來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架設機位、選擇角度,為即時播報作準備。

 「中國的航天發射已逐漸進入『直播時代』。」吳斌說,「為了讓觀眾更全面直觀地瞭解發射,我們這次架設了幾十個機位。」

 國防科工委新聞宣傳中心負責人說:「雖然報名採訪這次發射的記者有170多名,但沒有報名自行前來採訪的記者可能遠不止這個數字。」「中國的航天發射越來越公開透明了。」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參與航天活動報道的新華社記者王建民說,過去發射衛星等航天活動一般只發幾張照片和幾條乾巴巴的消息,但從神舟四號開始,報道變得越來越豐富了。

 「這首先得益於中國航天的日益開放。」中新社記者孫自法說,而這種開放促進了報道內容的豐富多彩,豐富多彩的內容又普及了民眾的航天知識。

 不論是在神舟五號、神舟六號的報道中,還是在這次「嫦娥」繞月探測工程中,許多報紙都專門推出了專刊、專版進行大規模報道。報道的內容豐富多樣,既有動態報道,也有科學知識的普及。

 「一方面,是因為讀者對這方面有著強烈的需求;另一方面,大力宣傳航天成就、激發民眾愛國熱情,也是媒體應盡的責任。」《京華時報》時事新聞部主任蔣晨明說。

 「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我們沒有必要遮遮掩掩」

 前來觀摩嫦娥一號衛星發射的來賓中,有日本、德國、意大利等國的航天專家。這是中國航天發射首次邀請外國來賓現場觀摩。

 「航天事業是人類共同的事業。我國的航天專家,一個多月前應邀在日本的航天發射場觀摩了『輝夜姬』繞月衛星的發射。」嫦娥一號衛星副總設計師孫澤洲說。

 繞月探測工程總指揮欒恩傑說,在月球探測領域,我國與國外開展國際合作是廣泛的,包括召開國際學術會議、合作開展有效載荷的研製和測試、共享探測數據等。

 「我們航天領域的對外開放,有時透明到了連外國人都吃驚的程度。」嫦娥一號衛星總指揮、總設計師葉培建說。有一次,他帶著美國航天局的一名高級官員參觀我國的衛星製造車間。參觀結束,這名官員有點疑惑地問:「你們的衛星真的是這裡製造的嗎?」

 「我們的車間如此簡陋,人家都不相信這裡能製造衛星。但衛星的確是在這裡製造的。」葉培建說,「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我們沒有必要遮遮掩掩。」

 無論是欒恩傑這樣的航天系統高級官員,還是孫澤洲這樣的年輕一代航天專家,他們在談到中國航天的成就和不足時,全都是有一說一、實事求是。研製生產水平與質量有待提高、基礎能力與創新能力不足、航天產業化程度低、管理機制尚不能適應航天發展需要……對於中國航天存在的問題,他們毫不隱晦。

 「航天是高投入的事業,應該讓民眾知道我們的真實情況。」欒恩傑說,「當然,以平靜的心態看待中國的航天,因為這畢竟是充滿風險的事業。與航天強國相比,我們還存在很多差距。」

  相關「即時中國」新聞
胡總赴津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    [31日 19:34]
胡錦濤發表新年賀詞 冀共建和平發展    [31日 19:33]
「嫦娥一號」傳回2008新年祝福    [31日 19:19]
專家:用人單位規避勞動法不違法    [31日 17:44]
中國618人姓「元」名「旦」    [31日 16:48]
為虎照賭上烏紗帽 朱巨龍有話說    [31日 16:39]
吉林市中院原副院長被判無期徒刑    [31日 16:22]
山西洪洞礦難相關責任人被提起公訴    [31日 15:51]
內地化妝品明起禁用補水因子等名詞    [31日 15:07]
北京奧運啦啦隊接受特訓    [31日 15:05]
交易商料金價或挑戰九百美元    [31日 13:20]
年底突擊裁員企業將被「示眾」    [31日 12:00]
渝遂高速通車24小時內車禍17起    [31日 11:35]
未來3天大部分地區氣溫漸回升    [31日 10:52]
北京房價下降樓盤最高降價40萬    [31日 10:50]
金庸修訂版明年3月上市情節將有改動    [31日 10:48]
穗部分樓盤採取公積金貸款房價升3%    [31日 10:39]
老太內臟全反著長被稱為鏡面人    [31日 09:21]
我國將對原糧及制粉徵收出口暫定關稅    [31日 09:15]
中國進入城鄉一體化時代    [31日 09:0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即時新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