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表周兆呈撰寫的文章《「中國特色」擊退海盜》指出,中國貨輪「振華4」號船員的抵抗中體現出比較顯著的特色和智慧,如果放而大之,其實也在某種程度上顯示出中國人性格積極的一面,即經常不拘一格、敢試敢拚,往往可以因此闖蕩出一番天地。不妄自菲薄於自身的落後,不迷信於先進和精良的設備,土辦法往往照樣解決問題。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摸著石頭過河,諸多政策的試點和落實,不正是往往起始於粗糙?發萌於不羈?
文章摘錄如下: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幾天前在中華總商會、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以及通商中國聯辦的「中國改革開放30年回顧與展望」的對話會上,提到一個故事,說的是新加坡在蘇州的一位官員在和中國官員聊天時,對方問他:你的國家有多大歲數了?你要教我怎麼做事?我的國家已經有5000年歷史了。
這其中的問答體現出中國人的一種國民特色。歷史課本中數千年的記載以及地理課本中的地大物博,不斷強化國民在這一領域的優越感和自豪感,於是在對外交往中很自然而然地體現。
一個國家有其自身的政治、歷史和文化,歷經多年形成的教育方式、價值觀,往往會在關鍵時刻成為指導民眾行為的深層原因,這也是人們常說的國民性格。這些性格組成了這一民族和國家社會變革的基礎,任何社會政策或是對國家發展的判斷,都不能不考慮到這一因素。因為,在那電光火石的剎那,決定其抉擇的,就可能正是根植於內心的特色。
幾天前中國貨輪擊退索馬裡海盜的事件,其中也看得到「中國特色」的影子。12月17日,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總公司所屬的6萬噸級特大件運輸船「振華4」輪,從蘇丹卸貨後返航上海,駛入亞丁灣水域後發現海盜蹤跡。
手無任何現代兵器的中國貨輪船員,經過4個多小時的激戰,最終在馬來西亞軍艦的援助下,逼退了手持火箭筒、衝鋒鎗、重機槍的索馬裡海盜,成為今年國際上遭遇劫持的輪船中經過激烈戰鬥成功戰勝海盜的第一例。而能夠周旋如此長久,靠的就是自製的200多枚燃燒彈和船上的高壓水龍。中國船員的表現確實有些不可思議。
首先,這一批從來沒有上過戰場、沒有摸過槍支彈藥的船員,面對荷槍實彈的海盜,卻依然針鋒相對,這種價值觀和很多國家大不一樣。索馬裡海盜目的在劫船勒索,而不是殺人,這也是之前屢屢得手的原因。那些手無寸鐵的商用民用船隻,在面對裝備精良的海盜時,只能放棄抵抗,等待救贖,這其中並不涉國家尊嚴。但中國船員的集體意識、對國家資產的保護意識,讓他們在存有抵抗可能性的情況下,絕不束手就擒。
同時,在組織實施反擊的過程中,所採用的戰術很有些中國課本中經常提到的「地道戰」、「游擊戰」的蹤影。雖然沒有實戰經驗,但中國教育制度下的學生對戰爭卻是一點也不陌生的。歷史課本中就詳細陳述了當年共產黨如何依靠「小米加步槍」的落後軍備打敗「飛機加大炮」美式裝備的國民黨部隊,如今船員以自制的土武器與海盜周旋,高壓水槍的海水源源不絕,自製的燃燒彈以及自用的酒瓶、水杯、飯碗都成了武器,從船員藏身的各個隱蔽點投擲到甲板上,就這樣如此簡陋、如此原始地對抗窮凶極惡又有精良裝備的專業海盜。
然而,原始簡陋卻可能發揮最基本的作用,甲板上到處都是的玻璃碎片令光腳的海盜寸步難行。以前中國有民諺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形容沒有牽掛、沒有顧忌的人比那些有所牽掛、有所顧忌的人要佔有心理上的優勢。這批光腳的海盜之前屢試不爽,也正是因為如此,一直食髓知味、以小博大,令對方投鼠忌器,被迫以利益進行交換。
然而,這次海盜在中國船員面前卻折戟沉沙,「光腳的」狼狽不已,在玻璃碎片面前請求船員提供鞋子,才能離開甲板。國際海事局打擊海盜信息中心的負責人後來對記者說,「實際上我非常驚訝於船員如何想到要阻止海盜。我不知道他們是如何做到的,但他們確實成功了。」
據「振華4」的船長後來向中國記者描述說:「海盜中的幾個人走之前,還對我們豎起大拇指,意思大概是,你們牛,我們搞不過你們!」海盜的無奈,其實彰顯了對中國船員不怕死的震驚。下月10號「振華4」回到上海的時候,可想而知,一定會受到熱烈的歡迎,乃至表彰。這種英勇是值得欽佩,但如果讚譽上升到維護國家利益和國家尊嚴的高度,甚至被頌揚為一種典範,這樣的「中國特色」倒不令人意外。
這批中國船員的抵抗中體現出比較顯著的特色和智慧,如果放而大之,其實也在某種程度上顯示出中國人性格積極的一面,即經常不拘一格、敢試敢拚,往往可以因此闖蕩出一番天地。不妄自菲薄於自身的落後,不迷信於先進和精良的設備,土辦法往往照樣解決問題。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摸著石頭過河,諸多政策的試點和落實,不正是往往起始於粗糙?發萌於不羈?(來源:中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