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迎「第一波衝擊」
在與京滬高鐵的競爭中,王默發現了一些問題。
一個明顯的現象是,高鐵晚點後並沒有對旅客進行特殊補償,這相比於民航的服務顯然還有差距。此外,京滬高鐵的銷售體系不盡完善,比如旅客只能在指定時間內提前買票、退改簽服務也不盡完善。
此外,王默還注意到,京滬高鐵的客流集中在上午,下午高鐵的客座率會出現明顯下滑。「我的感覺是,京滬兩地的客人喜歡集中在上午和晚間出行。有些旅客處理完公務,傾向於選擇晚7點鐘以後返回居住地,而這個時候只有航空公司能提供服務。」羅祝平也注意到這個現象,這或為航空公司的收益管理體系提供啟發。比如在一些特殊時刻的航班上,航空公司可以適當提高機票的價格,使得收益最大化。
不過,儘管過去的一段時間內,航空業還可以笑對高鐵的衝擊,但一位國航內部人士指出,這只是京滬高鐵的「第一波衝擊」,航空公司不能對此過於樂觀。
目前,京滬航線之間約有48個航班對,而多數航空公司選擇了中型飛機來執飛。以東航為例,絕大多數航班採用了超過300個座位的A330飛行。
在2010年,因為世博會的原因京滬航線幾乎一票難求,航空公司也為此賺得盆滿缽滿。但當京滬高鐵開始爭奪客源時,這些大飛機或成為航空公司的盈利隱患。
「飛機越大,對航空公司的收益管理體系要求就越高,因為只有達到一定的客座率,航空公司才可以取得盈利。」上述國航人士指出。
羅祝平告訴記者,A330是東航打造的精品航班,暫時沒有考慮到在京滬航線上換飛機。但東航還需要觀望今後的市場動態,若京滬航線的客座率出現大幅下滑,不排除用A320等單通道飛機替換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