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外媒圍觀中國:美國看華有盲點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6-03]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美國《時代》週刊網站5月29日文章,兩年前,中國啟動雄心勃勃的計劃,吸引生在中國、目前在海外,特別是在美國的科學家、工程師和企業家回國。據《紐約時報》報道,這一人才發展計劃許諾提供免費住房,實行稅收減免,並給予高達15.8萬美元的簽約獎勵。這強化了美國人心理上的危機感:他們先是拿走了我們的工作,接下來掙走了我們的錢,現在要搶我們的人才。

但詹姆斯·法洛斯卻在他的新書《中國航空》中講述了一個有所不同、在某種程度上更令人難以忍受的中國。長期作為《大西洋月刊》的記者,法洛斯曾在北京和上海生活,他講述了中國從零開始發展起一個世界一流的商業航空部門的故事。手工組裝iPhone只需要大量非熟練工人,生產在天上飛的客機卻需要一個真正稱得上屬於第一世界的成熟經濟。確實,中國航空業的飛速發展是中國史詩般崛起的一個縮影。中國目前正在修建100多座新機場,而美國只有一兩座。中國在西安興建了一個巨大的航空中心,那裡有25萬名工程師。

但中國也有問題。那些工程師接受的培訓更多的是遵循已有的模式,不能靈活應對突發情況。國家對互聯網的控制窒息了創新。空域管制制約了航空企業的發展。自閉型的國有資本主義文化使得外國資本面臨很大風險。

美國人往往看不到這些問題,因為相比基礎設施而言,文化這樣的軟件更難為人所見。同樣的道理,美國人也常常看不見自己的長處。西雅圖仍然是全球的航空中心。在這裡,美國的資產並非一眼就能看到:諸如研究型的大學、風險資本生態系統、波音公司和微軟公司、不同種族和階層的移民、相對開放的政府等等。

法洛斯更早時候寫的一本書《更像我們自己》似乎與我們這個時代更貼切。上世紀80年代末,日本迅速崛起,很多人預測美國即將衰落。他寫道,我們不需要努力變得更像日本人,而是應該更像我們自己。

我們知道那個故事是如何結束的:美國重新崛起,而日本,由於其自身的弱點,陷入了「失落的十年」。今天的故事將會是什麼樣的結果仍不得而知。但有一點非常確定,即美國人不應該對有關中國的報道比對有關美國大學經費不足、財富過於集中、移民政策短視的報道更為驚慌。因為,這一切,而不是中國的「十二五」規劃和15.8萬美元的簽約獎勵,才是對美國繁榮的真正威脅。

美防長訪問亞洲前夕「招惹中國」

據法新社華盛頓5月29日報道,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週二說,美國將加強在亞太地區的海軍力量,並在面對中國不斷增長的軍力時保持「警惕」。

在啟程訪問亞洲的前夕,帕內塔在一次講話中說,美國的未來有賴於確保整個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安全。

帕內塔在安納波利斯對美國海軍軍官學校的畢業生說,「美國是一個海上國家,我們正重返我們的海上之根」。「你們這一代將不得不面對的關鍵任務之一,就是維持並加強美國在重要的亞太海域的力量」。

在結束美軍在伊拉克的行動並計劃從阿富汗撤軍之後,奧巴馬總統已經宣佈了向亞洲的戰略轉移,此舉反映出美國對於中國崛起以及在南中國海更強硬姿態的擔憂。

儘管誓言美國不會放鬆警惕,帕內塔還是鼓勵新的海軍軍官打造與中國之間更強的安全聯繫。他說:「我們需要你們加強與中國的防務聯繫。中國的軍力正在增長並現代化。我們必須警惕。我們必須強大。我們必須準備好面對任何挑戰。」

他說:「但關鍵是要發展出我們國家之間防務合作的一個新時期——我們的軍隊在其中能夠共同承擔安全職責,以推進亞太和全世界的和平。」

他號召畢業生加強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以及菲律賓的長期同盟,同時建立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新加坡及印度等國「健全的夥伴關係」。

本周在新加坡,帕內塔將出席國際戰略研究所組織的年度亞洲安全大會(即香格里拉對話)。

據美聯社安納波利斯5月29日報道,五角大樓負責人週二稱,在整個亞太地區建立美國的海上力量將是新一代美國海軍軍官的首要任務。

國防部長帕內塔在美國海軍軍官學校對畢業生說,他們的工作將有助於加強與中國的國防聯繫,使得與日韓等老盟友的關係現代化,並與馬來西亞、越南以及新加坡等國家建立新的夥伴關係。

帕內塔週三啟程前往東南亞,他還表示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首次以國防部長的身份到訪中國。他說:「我將告訴所有這些國家,美國仍將是一個太平洋大國」,「我們將確保我們的軍隊能夠隨時隨地對抗侵略並打敗任何敵人」。

美媒:中美可和而不同

美國《芝加哥論壇報》網站5月27日文章,蘇聯已不復存在,「基地」組織也大傷元氣,伊朗或許永遠不會獲得核武器。但別太放鬆。若要尋找為世界和平擔憂的理由,中國就有很多。

這是一個大國,經濟不斷增長,軍力日益增強,目前又與幾個鄰國發生爭端。民族主義情緒高漲。中國正在崛起,從歷史上看,崛起中的國家維護自身利益,往往會導致流血衝突。

悲觀不是應對中國崛起的好辦法。中國若成為本地區霸主,這不令人意外。但筆者訪華時考慮了這個問題,找到了抱有希望的一些理由。緊張和分歧或許不可避免,但軍事衝突和全面戰爭絕非必然。

一個鼓舞人心的事實是,中國人對美國不是天生抱有敵意。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袁岳表示:「除政治以外,中國人對美國的看法完全是正面的。」他說,美國的跨國公司被認為是工作的好去處。西方電影、音樂和消費產品都很受歡迎。如今有大約13萬中國人在美國留學。沒錯,中國人把美國列為二號敵人——第一是日本。但這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中國的敵意以及有多少是源自我們習慣入侵別國的事實,卻難以評估。

對中國構成潛在危險的任何評估都應考慮到其過去行為。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學副教授傅泰林指出,1949年以來,北京解決了23起領土爭端中的17起,多數情況下,中國做出重大讓步。最近他在國會作證時表示:「過去10年,中國從未使用武力維護領土主張。中國也沒有因為財富和國力的上升而提出新的領土要求。」

中國人認識到,強推自己的計劃可能適得其反。當中國咄咄逼人時,鄰國往往尋求山姆大叔的庇護。北京可能從德國的經歷學到了什麼——即注意不挑起以前的恐懼,取得在歐洲的主導地位。

中國在很多方面都遵循那種模式,比如簽署大約250個多邊協議,加入世貿組織以及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中國總體上是支持和平解決分歧的。中國並未尋求激烈變革或使用過激手段。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畢竟,過去的結果不能保證未來的行為。但迄今和平得到維護,可能今後還會這樣。

外媒:中國反制美日太平洋圍堵圖謀

據日本《產經新聞》5月27日社論,本屆太平洋島國首腦會議不僅有美國首次參加,還通過了針對在軍事、經濟和資源領域不斷實施海洋擴張的中國的牽制性宣言,這值得高度評價。

宣言雖然沒有直接點中國的名,但從內容上看顯然意識到中國的存在。中國在南太平洋、東海和南海等海域強力推進海洋擴張,試圖獨霸漁業和海底資源,現在又對斐濟軍事政權提供援助,引起地區擔憂。

野田首相承諾今後3年向太平洋島國提供高達5億美元的政府發展援助,希望與美國和澳大利亞合作使政府發展援助得到有效的戰略性利用。

據日本《讀賣新聞》5月27日社論,針對影響力不斷增強的中國.必須同美國加強合作。

本次太平洋島國首腦會議,美國首次參加。

主張重視亞太地區的奧巴馬政府加強了對中國的戒備,開始強化與太平洋島國的關係。

據日本《讀賣新聞》5月27日報道,26日,在沖繩縣名護市舉行的第六屆「日本和太平洋島國論壇首腦會議」在通過了《沖繩紐帶宣言》後閉幕。首次參加這一會議的美國強烈表現了參與太平洋島國事務的姿態。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合作牽制中國進入該區域的局面已經清晰。在建立新秩序的過程中,「和平之海」太平洋正在成為力量遊戲的舞台。

美國之所以要加強在這一地區的參與,是想在與中國的緊張關係表面化之前在這裡建立秩序。

據共同社日本名護5月26日報道,美國首次參加此前常被忽視的日本和太平洋島國峰會,折射出太平洋地區新出現的力量對抗。中國正在太平洋地區擴大其影響力。

應日本之邀,美國國務院首席助理國務卿幫辦丹·克盧恩參加了會議。在北京日益強硬的背景下,華盛頓也開始更加注重亞太地區。

近來,美國一直在加強它對該地區事務的參與程度,比如派副國務卿奈德斯率領美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代表團參加2011年在新西蘭奧克蘭舉行的太平洋島國論壇多邊對話。美國國際開發署去年還在巴布亞新幾內亞重新設立了一個辦事處。

美國採取這些舉措的背景是:它和日本、澳大利亞等太平洋島國的傳統援助國越來越擔憂北京分配其不斷增長的對外援助的方式。

格爾多夫爵士:中國對非洲「經濟殖民」沒興趣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5月27日報道,中國已經迅速成為非洲最大貿易夥伴,但真正獲利的究竟是誰?

歐洲正在勉力應對經濟衰退,非洲卻是另一番光景。這片大陸預計2012年經濟增長將達到6%。不過有人擔心,經濟擴張和外國投資的果實不能被平等地共享。

其中一個中國投資例子是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南部的鞋廠。

鞋廠每天兩條生產線為全球各大品牌生產超過2000雙鞋子。

鞋廠負責人海倫·海說,工人工資不高,但他們得到了制鞋工藝的培訓。海說:「我帶了86名埃塞俄比亞人到中國,教他們如何製作鞋子。」

「現在我們在和政府緊密合作,計劃再培訓300人。」她有信心在培訓結束後,工人們可以選擇留下或者到其他鞋廠工作。

海說:「我們提供網球場、制服、食物,未來我們還會提供免費住宿。我們還在申請公平貿易證書,因為我們對待我們的工人是絕對公平的。」她又說:「過去中國給予非洲國家很多錢,現在我們希望這裡的人擁有製造東西的能力。所以培訓是我們戰略的核心。」

海說,他們的集團計劃在埃塞俄比亞投資20億美元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原因是埃塞俄比亞有「很好的經濟政策」。制鞋原材料充足,地理位置好,可以很方便進入歐洲和非洲其他地區,這些都是部分原因。

她說:「我們和非洲開發基金組織簽訂了非正式協議。在未來10年裡,我們會共同投資20億美元,為10萬人帶來工作機會。」

她表示在埃塞俄比亞投資的最大挑戰是人們不熟悉國際貿易。不過她有信心這個問題能隨時間改善,他們公司也在與政府緊密合作,力圖解決這一問題。

長期致力於非洲工作的慈善家鮑勃·格爾多夫爵士說,人們不應該擔心中國在非洲的投資。他否認了經濟殖民這個說法。

格爾多夫爵士說:「中國對此沒有興趣。少說話,腳踏實地,好好幹活,這是互惠互利的。」

他表示,民主不是經濟增長的先決條件。「看看新加坡或者中國吧。不管政府是什麼樣,商界領導人都可以與之打交道。他們的本職工作是做生意。」

馬哈蒂爾:「中國從來就不是帝國主義國家」

據《日本經濟新聞》5月26日報道,正在日本參加由日本經濟新聞社和日本經濟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亞洲的未來」交流研討會的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和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5月25日接受了專訪。

記者:有人說,《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所要求的貿易自由化水平過高,您認為如何?

李光耀:美國的要求只是談判時的一種姿態,我想不應一成不變地考慮問題。即使美國很急,談判也是需要時間的,最後一定能夠達成妥協。

記者:您如何看待美中兩國在亞洲直接對抗的狀況?

李光耀:我想中國並不想與美國對抗,中國需要美國的技術、投資和市場,美國也需要中國的市場。今後二三十年內美中會達成平衡。我們不希望美中的任何一方在亞洲形成支配地位,在兩國的均衡之中,才有亞洲國家的活動餘地。

記者:日本應該如何應對中國?

李光耀:在安全保障方面,日本應該保持美國盟國的地位。在此框架之中,日本可實現穩定的對華貿易。中國想要獲得日本的知識和技術,但日本不必有求必應。這是一種交易。日本應該一點一點地開放市場,謀求在對華談判中處於有利地位。

記者:針對中國的軍備擴張,周邊國家蔓延著中國威脅論,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馬哈蒂爾:任何一個國家把他國看成「威脅」,這種狀況是不妥當的。如果想封堵中國,那中國就可能以擴軍來對抗,形成軍備擴張競賽。中國歷史上就是個通商國家,從來就不是帝國主義國家。亞洲國家有必要通過對話增進相互理解。

英媒:「妖魔化」孔子學院是冷戰思維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5月25日文章,中國在海外建立的孔子學院最近成為中美爭執的焦點,孔子學院被指是宣傳國家軟實力的工具而備受關注。

美國國務院日前要求全美的孔子學院必須得到美國認證,並指孔子學院的中國教師違反了簽證規定。中國有關機構對美國的上述決定感到震驚。

上週日,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的中國問題學者克裡斯托弗·休斯在《星期日泰晤士報》發表文章,指孔子學院是中國的國家宣傳工具。他還批評倫敦經濟政治學院接受中國資助建立孔子學院。

倫敦經濟政治學院商務孔子學院執行院長盧紅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說,指責中國的孔子學院有失公允,英國文化協會、法語聯盟、歌德學院都在做同孔子學院一樣的事情,它們都是傳播語言、文化的平台。這種做法並非中國孔子學院首創。

她還說,作為嚴謹的學者,克裡斯托弗·休斯應該把事實搞清楚,孔子學院在英國共有18所,並非其文章中說的11所。另外她還說:「如果學院接受來自中國大陸資助該受質疑,那麼休斯也曾接受過台灣的研究資金,比如蔣經國基金會的資助,這又該如何解釋?」

英國諾丁漢大學當代中國研究院院長姚樹潔在接受採訪時說,西方右翼指孔子學院是宣傳中國軟實力的工具,但軟實力並非貶義詞。隨著中國經濟強大,中國文化、外交也要強大。

他說,西方一些人批評中國的孔子學院,卻閉口不提西方也在中國做同樣的事情,比如英國文化協會。另外西方還有傳教士去中國傳教,這些西方人似乎不知道傳教對中國的巨大影響。

姚樹潔說,這次孔子學院受到一些人的指責,中國可以從中吸取教訓。詰難者只能代表一小部分人,並不代表所在國的全部。中國正在崛起,受到非議是正常的,中國應該冷靜對待,允許有不同的看法。

美學者:南海成不了火藥桶

日本《外交學者》5月26日文章,最近幾周,中國在南海黃巖島問題上對菲律賓的咄咄逼人態度,引起亞洲和其他地區的惶恐不安。鑒於地區形勢緊張,這場領土爭端很自然引發外界擔心兩國關係惡化。但這只是表面現象,實際上目前並無證據顯示,北京在主動追求這個結果。相反,存在保持樂觀的理由。

顯然,北京對馬尼拉使用了更強硬措施。但這種行為的意圖並非挑起軍事衝突,而是對菲施壓,迫使其與中國談判。從北京的言行看,中國顯然絕對無意放棄領土主張。

但同時,上一次中菲在這片海域發生直接的小規模軍事衝突已是近20年前的事了。在隨後的相對平靜時期,中國簽署了2002年《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按照協議,中國只能通過和平手段解決分歧。這表明總的來說,北京對該地區的政策更多指向合作而非衝突。

許多批評人士認為該協議只是一紙空文。但他們也不得不承認,中國並未直接違反協議的任何內容。這不等於北京今後不會違反,或南海會風平浪靜,但它表明,地區穩定的證據,遠比批評中國的人通常所承認的要多。

如果中國領導層覺得受到直接挑釁,北京可能會採取更強硬的行動。儘管最近亞洲火藥味濃厚,但難以找到衝突威脅的跡象。除非出現此類刺激因素,否則中國不會丟棄在南海問題上的承諾,轉而通過軍力解決爭端。

更有趣的是,北京對南海問題一改之前的咄咄逼人態度,如今降低了調子。比如,中國媒體不再像幾周前那樣尖銳抨擊菲律賓。北京淡化了所發佈的有關中國耐心有限、別國需要注意立場的警告。此外,中國媒體發表了多篇重要評論,警告南海開戰更符合菲律賓而非中國的利益。

還有其他兩個因素進一步降低了衝突升級的可能性。其一,中國政府內部分人覺得北京當前的南海政策已無效、行不通。有人因此呼籲協調並整合中國南海政策的不同部門,改變各自為政的現狀。一些權威中國分析家甚至認為,中國在南海的過激行為可能嚴重損害中國在地區的「戰略機遇期」。其二,中國面臨領導人換屆,這種背景下外交政策不太可能出現大幅轉向。

總而言之,很難想像中菲緊張會進一步升級。相反,中國在南海的對抗性立場已達到上限。雖然近期南海局勢不太可能進一步穩定,但爆發直接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同樣微乎其微。(作者艾倫·卡爾森為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喬恆譯)

印度「龜」越來越難趕上中國「兔」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5月27日報道,不久前,印度國內有人喋喋不休地談論,認為該國有可能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大國。但印度「烏龜」非但沒有趕上中國「兔子」,反而卻開始倒退了。印度的增長率沒有達到兩位數,卻降至6%。最近,3家投資銀行調低了印度的前景展望。摩根士丹利表示,政策癱瘓和外部環境惡化導致的經濟放緩有可能非常嚴重,持續時間可能也會很長。

印度墜落的標誌是盧比。今年以來,盧比對美元匯率跌幅已經超過17%,降至創紀錄的最低水平。這應該至少對出口有利,但實際上出口和工業產出均已出現萎縮(工業產出3月份下降3.5%)。

盧比走弱推高了印度國內石油和其他進口商品的價格。這導致已經令人擔憂、約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4%的經常項目逆差進一步擴大。盧比疲軟也不會有利於抑制通脹。該國的通脹率從未適當地得到控制,現在已經再次接近7%。

印度儲備銀行(印度央行)是經濟管理部門中唯一處於半運轉狀態的機構,目前正陷入困境。

上個月,為刺激經濟,印度儲備銀行將利率降低了0.5個百分點。但是,由於通脹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展,進一步採取這種行動已不大可能。印度儲備銀行甚或會被迫再次提高利率。

印度面臨的一些困難並非政府所能管控。政府不能幫助緩解歐債危機,也不能幫助安撫外國資本。然而,對於當前的困難局面,曼莫漢·辛格政府必須承擔大部分責任。巨大的「政府赤字」與經常項目赤字和預算赤字(後者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近6%)同時存在。以國大黨為首的執政聯盟因接二連三的腐敗醜聞而形象受損,地區和意識形態派別又使之四分五裂,它現在看上去像是趴在方向盤上睡著了。

而政府醒來後往往會積極地去做損害他人利益的事情,3月份公佈預算案時就是如此。當時,政府提出要對外國投資者追溯徵稅。此舉似乎針對的是沃達豐公司,該公司正在對印度進行大約180億美元的投資。投資條例變化無常,批准程序缺乏透明度,而且往往還涉及腐敗問題,甚至印度的大企業都表示國外的投資機會比國內要好。如果他們在印度的投資迷宮中都搞不定,外國人還有什麼希望可言?

所有這些都令人不安。如果外國投資者受到驚嚇,印度的國際收支狀況可能很快就會惡化。標準普爾公司警告說,除非新德里使財政赤字得到控制,否則可能下調印度主權債務信用評級。印度還需要推動經濟增長,幫助數以億計的國人擺脫赤貧狀況。

      責任編輯:研瓊
專家:中國周邊紛爭將愈演愈烈      [2012-06-03]
中國學生碎屍案嫌犯或藏身法國      [2012-06-03]
俄:美製戰機需10年 中國僅5年      [2012-06-03]
中國夫婦以白菜價買下美國豪宅      [2012-06-03]
日稱中國軍事開支對日構成威脅      [2012-06-03]
專家:中國毫不畏懼美戰略轉型      [2012-06-03]
港媒:中國外交轉型 重在走出去      [2012-06-03]
陳虎:中國海域紛均是美國挑唆      [2012-06-03]
美稱將戰艦部署亞太非針對中國      [2012-06-02]
「超級火焰」病毒入侵中國網絡      [2012-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