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最後一任鐵道部長直言沒有遺憾;同為國務院機構改革的親歷者,首任工信部長李毅中回憶起五年前的那次改革。
人民大會堂北門通道約百米的紅毯被稱為「部長通道」。昨天,在記者們「盛部長,再說幾句吧」的呼喊聲中,64歲盛光祖的背影消失在紅毯的盡頭。
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國務院組成部門將減少至25個,其中不再保留鐵道部。在接受包括《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內的媒體採訪時,最後一任鐵道部長盛光祖說:「我沒有遺憾!」
同為改革親歷者,全國政協委員李毅中則是200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後新成立的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稱「工信部」)的首任部長。他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亦談及自己對機構改革的感受和認識。
「記得我上任的時候,溫總理找我談話,說了兩句。」他說,「第一,不要直接干預企業;第二,不能走老路。這兩根紅線不能碰。」
「服從國家需要」
近年來全國兩會期間,每逢人大召開全會,所有與會部長都要從人民大會堂北門經過。自從2008年這裡設立集中採訪區以來,北門更是成了媒體的「必爭之地」。
昨天,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聽取和審議兩高報告,同時聽取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說明。
上午8點40分左右,盛光祖從北門步入大會堂,面帶微笑。面對警戒線外記者的呼喊聲,他來到採訪區回答大家的提問。
「我沒有遺憾!」盛光祖說,「我當不當鐵道部長沒有關係,關鍵是中國鐵路要更好地發展。」隨後,他談及了機構改革對推動鐵路發展的作用,並就鐵路債務等問題做了解釋,「請大家放心,一定會處理好。」
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實行鐵路政企分開。具體舉措包括,將鐵道部擬訂鐵路發展規劃和政策的行政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組建國家鐵路局,由交通運輸部管理,承擔鐵道部的其他行政職責;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承擔鐵道部的企業職責;不再保留鐵道部。
在談到自己未來的去向時,盛光祖說:「我會服從國家需要,服從組織的安排。」
2011年初,盛光祖在劉志軍落馬之後接手鐵道部。兩年來,無論是溫州動車追尾事故、鐵道部負債,還是春運購票等問題,都讓這個部委頻頻成為輿論焦點。
在今年兩會期間,無論是人大全會,還是代表團分組討論;無論是會場上、電梯裡,還是過道邊,盛光祖身邊總是伴隨著各路記者。他有時還會攔下工作人員,一一滿足記者的提問要求。
而在昨天人大全會結束後,盛光祖出來得較遲。
記者「追訪」不停,工作人員趕來「救援」,盛光祖得以從北門脫身。
兩根紅線不能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分別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和2008年進行了六次規模較大的政府機構改革。其中,2008年的那次改革中組建了工信部等部委。
「工信部作為改革的一個試點。五年下來,社會自有評說,我認為還是在艱難中推進,取得了初步的效果。」李毅中在政協經濟組討論間隙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
他的體會在於,經過數年的努力,在工信部的輔助、推動下,經濟迅速走出金融危機的影響;同時推進了「兩化」融合,也讓「工業和信息化部」這樣一個在普通民眾聽起來有點拗口的稱謂有點落地的感覺。
「在五年以前成立工信部的時候,甚至很多人對這個名字都感到生疏,現在看來它是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的一個組織手段。」他說,"兩化』融合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一個特點特徵,因為國外是先工業化後信息化,我們要後發優勢,要趕上人家,就必須兩步並作一步走。工信部的成立也承擔了組織措施的任務。」
如何做到深度融合?李毅中的體會是,注重職能的轉換,機構上精簡高效,以及促進內部的融合。
對於堅持轉變政府職能,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了「四個推進」:推動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
事實上,此次機構改革的重點就是緊緊圍繞轉變職能和理順職責關係,穩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
「職能的轉換,要把相近的職能資源組合在一起,把寶貴的行政資源讓它發揮更大的作用。」李毅中說,這樣就避免、消除,或者減少了職能的重疊、交叉或者是脫空。」
他回憶,工信部成立之初,工業領域包含了過去的五個部:包括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現在合併為一個原材料工業司。裝備製造領域,過去有一基部到八基部,現在是一個裝備工業司。消費品領域,以前包括紡織、輕工、食品、醫藥等部,現在就是一個消費品工業司。
他說,如果是合併成大部門,裡面搞了幾十個司,每個司還是原來的部,這就是換湯不換藥。
他說:「記得我上任的時候,溫總理找我談話,說了兩句,第一,不要直接干預企業;第二,不能走老路。這兩根紅線不能碰。平時在機構設置上要注意這個問題。」
李毅中同時表示,機構改革需要各部門的協調配合,「說得直白一點,職能職責的劃出劃入調整,這個就牽涉到各部門原來的工作,如果配合得好磨合得好,改革就比較順暢;如果說單科突進、孤軍深入,改革就很難成功。」
他說,改革所取得的成績值得肯定,改革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調動全行業的積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