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在中國領導人試圖使農村居民移居城市之際,交通擁堵是他們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要想瞭解什麼是真正的交通擁堵,那就來看一看武漢。
據參考消息網1月6日報道,這座擁有大約1000萬人口的中國內陸城市以高溫天氣和熱乾麵著稱,目前正面臨交通擁堵問題。瑞士銀行2011年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在武漢,汽車平均行駛速度為每小時20.4公里,還不及紐約和東京。
舞蹈老師黃亮(音)回憶起去年夏天酷熱的一天,當時他的車3個半小時只開了1.6公里,因為一個高架公路建設項目導致交通陷入癱瘓。黃亮沮喪不已,車也沒油了,他不得不把車停在路邊,搭朋友的便車才回了家。
他說:「坐在車裡就像在洗桑拿。」
報道稱,交通擁堵是中國新一屆領導人面臨的最棘手的問題之一。他們正指望依靠城鎮化戰略推動經濟增長。
武漢政府正熱衷於修建地鐵,同時在建的地鐵線路有9條。另外,這座城市還忙著修建高架公路和環線。然而擁堵狀況絲毫未減。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兩年多前武漢成為在城區內採用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的城市,加入了倫敦、新加坡等國際化都市的行列。
人們在自己的車裡安裝一個電子標籤,這樣就可以自動從賬戶扣款。車輛每次經過電子收費的橋樑和隧道,每次最低收費8元。
但有些司機並不歡迎這一舉措,他們說,這個系統收費高,而且沒有效果。這顯示中國在嘗試推進城鎮化之際面臨的棘手問題。
從事金融行業的康亦帆(音)說,因為通勤的需求實在太大,所以這個電子收費系統基本沒有起到分流的作用。
專家說,這需要讓通勤者有可行的替代出行方式,比如發達的公共交通系統,而目前武漢仍處在建設公交系統的過程中。
中國的高層領導人上個月重申,計劃使數億農村居民移居至城市,以提升他們的消費能力,幫助經濟減少對出口和政府高支出的依賴。
但很多已經住在城市的人擔心,大量農村人口會讓學校和醫院人滿為患,讓各項服務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中國目前人口總數為13億,其中近一半為農村人口。
報道稱,擁堵只是問題的一部分。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2011年對通勤的心理影響和經濟影響進行的一次調查顯示,在通勤者的痛苦程度方面,北京和深圳僅次於墨西哥城。
為了應對擁堵和污染(增長的另一個弊端),北京說將減少小客車指標配額,從每年24萬個減少至15萬個。蘭州市不久前在中心城區實施臨時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措施,至2014年1月10日結束。武漢市政府說,截至去年6月底,武漢機動車保有量已達到143萬輛,在過去5年間,該市機動車保有量每年增加超過20%。與此同時,武漢市公路總里程只微幅上漲。
長江和漢江將武漢分成3個主城區,各城區之間靠幾座橋和隧道相連。
房地產業內人士朱巍(音)說,人太多了,公共交通根本不能滿足需求。
世界銀行的首席交通專家方可(音)曾為武漢的交通項目進行過大量工作,他說,其他一些緩解擁堵的辦法可能只會令這個問題進一步惡化,比如,高架路就可能讓乘客滯留在半空中。
他說,武漢選擇了錯誤的發展模式,如果一直用這種辦法,會造成大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