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環時:中國人對抗霧霾遠非眾志成城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02-24]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環球時報發表評論稱,中國上下雖對霧霾痛恨,但全社會向霧霾宣戰的決心遠未化成每一個成員的熱情,中國人並未「眾志成城」。全文如下:

中國中東部等地區連續霧霾天,波及約13%的國土面積,其中33個城市重污染,這在社會上引起更多不滿和煩躁情緒。霧霾對中國的綜合影響顯然在加重。

對霧霾的純科學認識仍不系統、完整。它的成因究竟是什麼,對人體的危害究竟有哪些、有多嚴重,都尚無權威結論。科學不強大,人們的認識和信心就少了附著點,今後社會對霧霾反應的不確定性或許要比霧霾本身的不確定性更高。如果霧霾的嚴重性繼續增加,不排除某個時刻在某些人群中出現針對霧霾的恐慌。

中國需要同時加強對霧霾的科學研究和治理,以及把它作為社會學和政治學的問題高度重視。不要以為倫敦、洛杉磯等都經歷了霧霾,我們就可以「自然化解」它。霧霾在歐美出現時,社會的承受力同今天不一樣,在互聯網時代,今天中國的迴旋空間則要相對小得多。

中國過去的污染都是局部的,霧霾第一次把各地的污染大範圍連成一片。這非「一日之寒」,解決起來也非「一日之功」,尤其是,中國社會一方面在失去對付霧霾的耐心,一方面又在繼續增加生成霧霾的源頭。

中國雖有上下對霧霾的真實痛恨,但全社會向霧霾宣戰的決心卻遠未化成每一個成員的參與熱情,面對霧霾,中國人並未「眾志成城」。

輿論仍熱衷於對過往形成霧霾責任的追究,這當中有一部分人是對「抨擊政府」感興趣,他們強調今後治理霧霾的責任也應主要由政府承擔,要公民承擔義務的呼籲很容易遭到吐槽。

一些科學家指出,霧霾的最大成因很可能是燒煤,而煤是中國這些年發展的支柱性能源。現在每年仍要多燒1億多噸煤,別說減少,即使不再增加燒煤,短時間內在中國可能嗎 大家都要藍天,但如果讓一些人少用電,少取暖少用空調,誰會願意 

讓人們少開汽車,最管用的辦法大概是限號行駛,但立刻就有名人宣稱個人開車的那點污染,就相當於在自家小區裡「放個屁」,這種毫無根據的民粹主義說法獲得互聯網上的大量掌聲。

馬雲23日說,把空氣治理好,首先要把心態治理好。他認為今天的浮躁心態就是我們心裡的霧霾,今天的霧霾也是我們心態的寫照。我們不記得在他之前還有過哪位「超級社會名人」這樣談論過霧霾。

中國前些年顯然低估了工業污染的嚴重性,這種低估,政府的責任是第一位的。從去年開始的大範圍嚴重霧霾給全社會敲響警鐘,也給政府上了一課。但我們現在怨聲載道沒有用,光空喊要求「政府作為」,如果我們大家不真正行動起來,政府的「作為」就只能是空許諾,因為幾十億噸煤是全中國人一起燒,每年增加的近兩千萬輛車,絕大部分都是私車。

治理霧霾,是對中國社會集體真誠的一次考驗。責任感和自私心在社會成員的層面究竟是什麼狀態,將隨著治霾的逐漸展開浮出水面。也許過去我們對霧霾的厭惡還都是直覺性的,它影響的還主要是我們的心情。當越來越多人傾向於相信它會危害自己的身體時,他們是否積極響應「從我做起」的號召,這對中國治霾的前途將至關重要。

現代化的難度看來比我們原來想的更大更多。霧霾是對中國人這個階段現代化的一道「天花板」嗎 我們同樣不太清楚。我們今後需要更加小心翼翼地往前走,在繼續發展和維持生態之間把握最佳平衡。我們是13億多人啊,這個國家「平衡」的概念,是那些發達的「小國們」無論如何體會不了的。

      責任編輯:新道
北京氣象台:霧霾只能等北風來掃      [2014-02-22]
張召忠稱霧霾最能防禦美激光武器      [2014-02-21]
京津冀等多地霧霾天氣持續      [2014-02-21]
研究稱北京霧霾含1300種微生物      [2014-02-03]
山西治理霧霾效果獲肯定      [2014-01-20]
北京向中央簽「生死狀」 擬7600億治霾      [2014-01-19]
霧霾首被中國納入「自然災情」      [2014-01-06]
「中國霧霾」會飄到美國嗎      [2014-01-04]
蘭州大學研製出國內首台監測霧霾系統      [2014-01-23]
山東11地市霧霾鎖城      [201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