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楊絳今日凌晨去世 享年105歲

2016-05-25
楊絳 2012年7月攝於三里河寓所楊絳 2012年7月攝於三里河寓所

【文匯網訊】據新華社報道,記者25日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確認,著名作家、翻譯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楊季康(筆名楊絳)先生,以105歲高齡於2016年5月25日1時10分逝世。

【楊絳生平】

楊絳,原名楊季康,楊蔭杭之女,祖籍江蘇無錫,生於北京市。擅長於翻譯、文學著作、戲劇等。著有劇本《稱心如意》、《弄真成假》、《風絮》等,翻譯了《一九三九年以來英國散文作品》、西班牙著名流浪漢小說《小癩子》、法國勒薩日的長篇小說《吉爾·布拉斯》等,其夫錢鍾書。

1932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成為清華大學研究院外國語文學系研究生,此間認識錢鍾書,二人情投意合不久便結成夫婦。

1935年至1938年與丈夫錢鍾書一同前往英國牛津大學求學,後轉往法國巴黎大學進修。育有一女錢瑗(1937年-1997年)。

1938年,楊絳隨錢鍾書帶著一歲的女兒錢瑗回國。

1953年,任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研究員,作家,評論家,翻譯家。

劇本有《稱心如意》、《弄真成假》、《風絮》等;小說有《倒影集》、《洗澡》;論集有《春泥集》、《關於小說》;散文集《將飲茶》《干校六記》《我們仨》;譯作有《1939年以來的英國散文選》、西班牙著名流浪漢小說《小癩子》,法國勒薩日的長篇小說《吉爾·布拉斯》、《堂吉訶德》《斐多》等,楊絳本身通曉英、法兩國語言,為使《堂吉訶德》翻譯得更準確,她又學習了西班牙語,並最終在文革中將書稿保護下來。楊絳《堂吉訶德》譯本被公認為優秀的翻譯佳作,迄今已累計發行70萬冊,是該書譯本當中發行量最多的譯本。

1942年,她業餘學寫的話劇《稱心如意》上演,由戲劇大師黃佐臨先生導演,演出很成功。一夜之間,楊季康變成了楊絳。這年秋天,第二個喜劇《弄真成假》上演,也很成功。抗戰勝利後,她改行做教師,不複寫劇本,但是楊絳在上海戲劇界並沒有銷聲匿跡。

想不到戲劇界還沒忘掉當年上海的楊絳。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2004級3班的同學,為了紀念中國話劇百年誕辰,選中了六十四年前楊絳處女作《稱心如意》,於今年六月三日至十日,在中央戲劇學院北劇場演出。十一月間,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和上海滑稽劇團又將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演出楊絳的《弄真成假》。

1978年《堂吉訶德》中譯本出版時,正好西班牙國王訪問中國,鄧小平把它作為禮物送給了西班牙國王。1986年榮獲西班牙智慧國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勳章。八十年代以後的楊絳,沒有再將精力放在大作品上,而是偶爾的寫寫散文,雜文,回憶短文一類的,雖然都比較短小,但從平淡文字中透露出來的一種樸素而真摯的情感,從大白話中顯現出的智慧,至今還被喜愛她的讀者津津樂道。90年代後因為先生錢鍾書和錢媛相繼生病去世,楊絳基本停止了各種工作。在父女兩人相繼去世後,她更是隱入深居。一直到她92歲高齡時,才重新提筆,打開塵封多年的記憶,其中不僅僅用夢幻文學的方式講述了錢鍾書和錢媛生前最後一段時光,而且回憶了很多當年夫婦遊學歐洲,以及建國後的種種往事。

寫於1984年的《老王》被選為初二語文教材。沉定簡潔是楊絳作品語言特色,看起來平平淡淡,無陰無晴。然而平淡不是貧乏,陰晴隱於其中,經過漂洗的苦心經營的樸素中,有著本色的絢爛華麗,乾淨明晰的語言在楊絳筆下變得有巨大的表現力。

2010年7月17日是錢鍾書夫人、翻譯家楊絳的99歲生日,按照楊絳祖籍江蘇無錫的傳統「做九不做十」,當算楊絳100歲大壽。據楊絳退休前的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研究所透露,當天沒有任何公開的慶祝活動;另據從楊絳親友處瞭解到的情況,楊絳的百歲大壽將悄然度過,沒有任何隆重的儀式。

責任編輯:Alina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