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港生重走范長江路 見證美麗新塞上

2016-07-29
香港傳媒學子在內蒙古額濟納博物館紀念范長江「塞上行」的展板前合影香港傳媒學子在內蒙古額濟納博物館紀念范長江「塞上行」的展板前合影
認真採訪記錄的香港傳媒學子們認真採訪記錄的香港傳媒學子們
黑城遺址下的維修工人黑城遺址下的維修工人
春光村黨支書向同學解釋如何增加農民積極性春光村黨支書向同學解釋如何增加農民積極性
「時間走廊」紀錄了九七年香港回歸,並配上了鄧小平的圖片「時間走廊」紀錄了九七年香港回歸,並配上了鄧小平的圖片

【文匯網訊】(實習記者潘希橋、溫譪紅、王希文、何詠雯、黎蕙珊、王翠華、梁皓怡、高雯慧、鄭雲風)八十年前,大公報著名戰地記者范長江臨危受命,先後赴內蒙古烏拉特中旗、臨河、額濟納、阿拉善等多地採訪,他隻身一人,深入危機四伏的邊疆大漠、奔波在戰火紛飛的前線,撰寫多篇報道文章在大公報發表,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後結集成「塞上行」一書。八十年後,「范長江行動內蒙古行」香港傳媒學子一行,不遠千里來到內蒙古,循跡范長江先生當年的足跡,重赴塞上采風,一邊行走,一邊觀察,一邊思考。在瞭解底蘊深厚的蒙元文化同時,親身感受當今內蒙古地區發展的嶄新風貌。近四十位傳媒學子將十二日的見聞感受訴諸筆端,為「塞上行」續寫新篇章。

1935年,日軍已在西北地區蠢蠢欲動,覬覦內蒙古的廣闊土地。就在這段期間,大公報派遣記者范長江赴內蒙古及周邊地區採訪,成為該段時期有關地區重要的文本紀錄,這些採訪報道後來結集成《塞上行》一書。「范長江行動」一班傳媒學子亦在行程第五天到訪額濟納,監古知今,倣傚記者前輩探索觀察的精神。

當年為掩人耳目,范長江偽裝成商號夥計,跟著「隨從」自歸化(今呼和浩特)出發,歷盡艱辛終於到達額濟納。在額濟納,他得知日軍車隊滿載軍用品駛來,不日即到。而當時交通通訊困難,為把軍情及時送出,范長江把心一橫,他找到了兩個喇嘛和一個翻譯同行,騎駱駝穿過一千六百里的沙漠到定遠營。

茫茫沙漠沒有地標,煮食的時候成群蒼蠅圍著食物亂飛。而一路上最驚險的情節,是這大漠中唯一能仰賴的駱駝竟然失蹤了,令范長江幾近崩潰,幸運的是駱駝在幾十里路外被找了回來。幾經辛苦,范長江終於抵達包頭。抵達時,他臉都龜裂了,熟人也幾乎認不出來。27歲的范長江將文稿發還給大公報後,瓦解了日軍的圖謀。

香港傳媒學子今重走范長江當年從內蒙古阿拉善旗進入額濟納旗的路線,走訪范長江曾去的黑城和怪樹林。八十年後的大漠依舊沙塵滾滾,學子在追隨范長江的足跡之際亦親身採訪內蒙古的嶄新風貌,重新感受他作為新聞記者堅持到底、實事求是的精神,將最真實的面貌呈現。樹仁大學的沈穎翹同學感歎說:「他為了挽救內蒙古,帶著採訪手記穿越整篇沙漠,還要冒著被日軍發現的危險,實在值得敬佩。」

「保育古城我自豪」

額濟納旗達來庫布鎮東南面的一個荒漠上,有著一段段城牆、一座座佛塔組成的古城群,宏偉非常。昨日,「范長江行動內蒙古行」香港傳媒學子一行抵達此處參訪。在這些遺跡中,黑城是古絲綢之路上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古城遺址。這裡能成為如此完整、壯觀的遺址,而非一片經風雨侵蝕的頹垣敗瓦,全靠一班樂此不疲、日以繼夜工作的維護人員。

「對,我覺得挺自豪的!」賀先生回答得鏗鏘有力。在黑城遺址工作了兩年的賀先生和工友們,烈日當空下頂著安全帽,拿著工具,在遺址城牆外的支架上工作。「就是要把城牆加固,你們今天來算幸運,就像昨天沙塵暴吹得到處都是,雨也下得大……」變幻莫測的天氣風化、侵蝕著遺址,工人們每天的工作便是檢查和修補。正值進行大維修,工人們都忙碌地工作,現在已經可以看到有一部分城牆上都已經鋪設好保護土牆的物料。

烏拉特草原草原茂盛如初 成群牛羊不再

1936年夏天,范長江於武川遇上日本車隊後被迫折返,再渡陰山,到達烏蘭察布盟。80年後的夏天,「范長江行動」傳媒學子來到當年烏蘭察布盟的烏拉特草原,即范長江所見「水草茂盛的牧地」,探索及感受范長江當年的草原之旅。

范長江在《塞上行》的《憶西蒙》中描述這片草原:「草地地勢,平坦潤澤,不但行使汽車相宜,而且風景悅目。」他筆下的烏拉特草原美麗舒適,青綠色一片一望無際,沒有一叢林,沒有一棵樹。他寫道:「向任何方向的前面看去,總是悅目的綠色鋪好的野景。」

80年後,學子們從「石屎森林」香港走到寬闊的內蒙古,感受到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他們乘著旅遊巴士,跟范長江一樣飛馳在那水草茂盛而廣闊舒暢的烏拉特草原,拋下香港的繁囂和忙碌。壯麗遼闊的草原令人想起往日英偉的成吉思汗,瞭解到昔日遊牧民族生活的點滴。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卻見不到牛羊。今天再難感受到昔日的放牧生活,為了保護草原,現今政府分配每個牧民一定的草坪面積,可以畜養二百隻羊及兩頭母牛,再由政府補貼,以限制牛羊數目取代放牧生活。牛羊數目減少後,人們難以遇上范長江所提及漫山遍野的牛羊了。

跨越烏拉特草原時,范長江還曾在海流圖河邊住宿,范長江描寫道:「此間較大的蒙古包已經不是活動的房子,而是僅有蒙古包形狀的固定土屋。」今天的蒙古包和范長江所描寫的一樣,是固定的房屋,華麗的蒙古包甚至裝有空調,十分舒適。畜牧外,牧民以接待處及民宿方式,發展草原文化旅遊業。

臨河美麗新農村 范長江預言成真

1935年7月起,范長江開始了中國西北地區的考察旅行,歷時10個月,撰寫了著名的《中國的西北角》。在途經內蒙古河套地區時,他寫到:「順著黃河邊上走,所過儘是肥美的地方,地上也有阡陌痕跡,現在水利不修,社會不定,完全又成荒地了。」從磴口往東北行,范長江看到「沙地漸少,黃河衝擊平原上,豐腴可愛。」「黃羊木頭與臨河之間,亦大半為上等良田,中間有一段蒙古水草地。」在臨河境內,面對「公路與橋樑工程,皆甚良好,仍荒地太多、人煙稀少」的情況,不過,范長江預言:「將來一定可以供大規模屯墾之用」。

八十年後的今天,香港學子重走「范長江路」,來到了位於黃河「幾」字灣頂部的臨河區,見證范長江預言成真。現如今,這裡已經是重要的優質農畜產品基地。在臨河杭錦後旗陝壩鎮春光村,記者看到,依靠政府支及先進技術種植,當地農作物收成及質素都有所上升。由於此地處於黃河中游,土質優良,即使南方的菜種也可以茁壯成長。以前農民只能種植數種蔬果,現時可配合溫室及科技種植技術,可挑選一些收益大或非本地的菜種,如火龍果、草莓及葡萄。

范長江筆下的臨河信息閉塞,而如今,臨河處處是產業化、現代化和科學化的美麗新村。通過政府、企業與農民合作,春光村積極利用新技術及發展模式種出優質蔬菜,並建成「塞上春光合作社」,從全國各地接收訂單,使此地成為優質蔬菜輸出基地,從而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

郵票時間廊 述史入人心

走進內蒙古海流圖鎮的社區服務中心,除了看到各式各樣的硬件設備,記者更發現一條普及歷史知識的「時間走廊」。位於服務中心右側的樓梯間的這條「時間走廊」上貼著三十多年來的生肖郵票,而每張郵票邊上又配上了當年的重點政策以及重大事件的圖片。

要數這裡最老的郵票,是中國郵政在1980首次發行的生肖郵票,記者從郵票下的圖片說明得知,正是當年國務院在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指出:「除了在人口稀少的少數民族地區以外,要普遍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如今,三十多年過去,生肖郵票依舊發行,但一孩的計生政策已然改變,中國變化速度比我們想像的更快。

這條走廊更記錄了香港大事,例如1997年香港回歸,工作人員在當年的郵票上方,配上了鄧小平的圖片,以紀念他為香港作出的貢獻。另外,走廊上亦紀錄了香港一代歌後梅艷芳1982年正式踏入樂壇的時刻。

據當地負責人伊拉特介紹,這條走廊設置的初衷,是希望引起經過的孩子們注意,讓他們多多發問,透過郵票認識更多歷史。

定遠營「塞外小北京」漢風濃郁

1936年5月17日清晨,范長江從寧夏省垣(今銀川市)前往阿拉善旗定遠營(今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這是他第一次來到阿拉善,他進入賀蘭山時寫道:「再發平羌驛,車即入賀蘭山中,蜿蜒前行,大體遵山中溝道而行,路多待修理」。

7月20日,香港傳媒學子從烏海市進入定遠營,沿途風景隨著車輛從都市城區駛進山脈之間而變化,連綿的山脈在車窗左右展開。一進入到定遠營,學子就看到右側的城牆,和大大小小的四合院建築,有著濃郁的漢文化色彩。當年的范長江亦有相似感受:「出人意料之外,定遠營這樣的地方,外觀上一點也不像『蒙古』……街上的漢人遠比蒙古人多,街上做蒙古包的人雖不少,但是我們決不能在街市附近視線以內找到一個蒙古包。」從定遠營的城墎圖看到,在1723年建城之時,城內有不少蒙古包,但在1823年的城墎圖上,它們已經被中國特色的樓閣取代。

蒙古顧實汗之孫和羅理歸順清政府,後又立有軍功,被乾隆帝封為世襲親王,封其駐地為定遠營。在定遠營的王府,學子們發現擺設也都「漢味」十足,據介紹,這裡有不少設計都是參考北京故宮,例如府上傢俱都用上了紅木,而府內亦有不少龍的圖案,因此這裡有著「塞外小北京」的別名。

據瞭解,200多年來,清皇室先後有12位格格下嫁阿拉善王爺,她們帶來的京城文化在定遠營留下足跡,現在仍然清晰可見。當年范長江亦曾寫道:「……一切一切,和北平一般高等生活情形不會有什麼差別。」

責任編輯:李可為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