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世界第一人工洞體」816地下核軍洞升級迎客

2016-09-26
升級後的816核軍洞搭建了玻璃廊道,上下模擬核原料反應綠光升級後的816核軍洞搭建了玻璃廊道,上下模擬核原料反應綠光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張蕊 孟冰 重慶報道)1966年,解放軍8342部隊的特種工程兵「空降」重慶市涪陵區白濤鎮的深山裡,開始了長達10餘年的地下核工程建設。18年裡,建設者們爭分奪秒,開山掘洞,架橋鋪路。直到2002年4月國防科工委下令解密,816地下核工程才得以公之於眾,舉世震驚。經過1年多的封洞升級打造,近日,這座曾經的「三線絕密」、「洞體三峽」、「地下長城」正式對外開放。

走進816地下核工程的洞口,只見裡面的道路密如蛛網,形如迷宮,如果沒有內行指點,根本分不清出口和進口。據悉,816地下核工程總長20余公里,完全隱藏在山體內部,共有大小洞室18個,道路、導洞、支洞、隧道等130多條。其中,最大洞室為反應堆主廠房,核反應堆大廳高達79.6米,是目前已知的「世界第一人工洞體」。

2015年起,816地下核工程景區開始了升級打造。景區在代號101區域3樓鍋底搭建了玻璃廊道,上下模擬核原料反應綠光,遊客從鍋底上方穿行而過,可身臨其境地感受多年前這裡的光景。此外,全長約3公里、儲水量為2.4萬立方米的供水系統——引水洞則佈置了藍色及紅色環形燈帶,營造出神秘莫測的氛圍。

景區負責人介紹,104大廳曾是我國第一台原子能發電廠所在地,因為停建搬遷,如今104大廳只剩一個空蕩蕩的洞室。在本次提檔升級過程中,景區結合其原有的功能特徵,在洞內設置了「和平之盾」場景還原和汽輪發電工作模擬再現,讓遊客擁有獨特的視覺體驗。

除了利用聲光電效果再現當年洞內光景,景區還著重挖掘洞體文化,讓其成為愛國主義「教科書」。在816地下核工程展示廳內,各種圖片、實物等詳細介紹了816地下核工程的前世今生。而在景區出口處,31個石墩被建成了主題展示區「永遠的工程兵」,主要展示當年無數工程兵參軍打洞、退伍轉業等不同時期的工作和生活,以此紀念816地下核工程的建設者。

據悉,目前816地下核工程已經開發的區域只是整個洞體的冰山一角。升級後,景區全程遊覽時間將從以前的1小時增加到3~5小時。

責任編輯:星空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