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揭秘G20扇子戲法主創團隊

2016-09-26
張藝謀與團隊工作人員合影  胡若璋 攝張藝謀與團隊工作人員合影 胡若璋 攝
G20文藝晚會幕後主創部分合影  胡若璋 攝G20文藝晚會幕後主創部分合影 胡若璋 攝
張藝謀和劉山就「扇子戲法」做商討  胡若璋 攝張藝謀和劉山就「扇子戲法」做商討 胡若璋 攝
驚艷亮相杭州G20晚會的「扇子戲法」  本報廣州傳真驚艷亮相杭州G20晚會的「扇子戲法」 本報廣州傳真

【文匯網訊】驚艷亮相杭州G20晚會的「扇子戲法」,其視覺設計師劉山來自廣州。一個從業超過30年,見證了粵港影視文化圈興盛到式微的全過程。從杭州載譽歸來後,劉山醞釀著自己的電影計劃,希望挖掘粵港澳三地共同的「地理性格」,得一個好故事。作為改革開放後內地第一家中外合資的廣告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劉山坦言, 作為一個廣告人發跡於廣州,審美啟蒙受益於當年整個香港社會傳遞出來的「元氣」,內心對粵港的地域文化始終懷有憧憬和想像。五年前,隨著影視資源的腳步而北上發展,如今回過頭來看嶺南這方熱土,劉山冀望廣州甚至是粵港澳三地政府能在文化產業上給予行業扶持與尊重,同時也寄希望三地可以早日拆除藩籬共同搭台,再度喚醒粵語影視圈的活力,讓行業人才回流。

(香港文匯網記者 胡若璋 廣州報道)改革開放初期,內地的廣告業是一片待墾的荒地,但是土壤稍微撥弄幾下也足夠肥沃。劉山感歎,上世紀80年代初國內的廣告還處於原始狀態,廣告的大體形態就是喊口號,諸如什麼廠家三包,連基本的畫面美感也沒有。

唯一值得慶幸的則是,能夠收看香港未掐播電視。「香港的廣告,我們都看得入迷,一個勁地追著看」。據悉,八十年代初期,香港的廣告文案優先,畫面雖然其次,但是比起內地可謂美輪美奐。

廣告審美啟蒙於香港的電視廣告

「說白了,早期我們就是通過學習、模仿香港電台的廣告」。劉山頗為感慨,當時內地資訊封閉,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連接港澳的地緣優勢得以領漲內地各方面的好資源。總體而言,縱觀廣東,其民營經濟也足夠開放。隨著不少企業的發展壯大,希望在產品形象上尋求突破。

大環境對廣告的需求,推動了個人順應潮流去追求廣告文案、畫面以及影視的宣傳效果。憶往昔,劉山意猶未盡道來,「入行沒多久,我們可牛了」。據說,在90年代初期的廣東,說起白馬廣告,這個被譽為內地影視廣告界的「黃埔軍校」,其合作的資源不僅是珠三角地區最好的,還曾吸引到了對岸香港同行的橄欖枝。但是好景不長,作為與香港地緣相近的受益著,風向開始轉變,劉山的危機感也是撲面而來。

白馬廣告作為內地第一家中外合資的廣告公司,劉山身為創始人之一,對此有著自己的認識,隨著港澳回歸以及中國加入WTO等大環境的變化,許多外資企業把總部從香港轉移至上海。 劉山認為,決策層移至上海,其帶動的相關配套資源也一併前往。反觀廣東,以民營經濟為主體,雖不乏大企業,但是已經很難有耐心和空間給予影視廣告去求創新創作。尤其面對的是中小民營企業,對廣告的目的急功近利。恨不得廣告投放後一秒,營業額就能蹭蹭往上長。

到了2005年左右,劉山覺得類似的現象變本加厲。來自同行的同質化、白熱化競爭,秩序變得紛亂。最令他悵然若失的是,後繼的從業人員不再把廣告這份工作看得理想化,行業光輝暗淡,也勢必喪失了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

差不多這個時候,劉山的個人事業迎來轉折。受老夥計——張藝謀電影御用攝影指導趙小丁的邀約合作,此後的四五年間,劉山跟著老友陸續參與過世博會的宣傳片拍攝等大大小小的項目製作。轉眼到去年,還是因為趙小丁籌備自己的電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這部集結了當紅人氣小生楊洋和人氣女演員劉亦菲的電影,去年5月開始建組後,劉山便正式開啟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北漂」生涯。打開電影的大門,劉山身兼美術指導和視覺導演雙重職責。

喚醒粵語影視活力 盼三地政府搭台促專業人士有戲可唱

影片將於2017年上線,持續一年的參與投入,劉山也開始自我總結,用一年時間跟著好友完整學習了一部電影製作的流程和專業技巧以及現場調度。趙小丁、劉山這個搭配,得到了張藝謀新電影的邀約。不過,目前關於張藝謀新影片的相關信息還不方便透露,但進度方面則表示,已經開始建組。

與此同時,張藝謀主導演的杭州G20文藝晚會,在距離開幕不到50天時,張藝謀感覺人手不夠,於是火速招集了劉山、趙小丁團隊的進駐。劉山負責的便是扇子戲法的視覺製作。後來,頂著壓力,鑽研出了自己的「扇子編年史」,加上數不清的通宵達旦,最後節目《美麗的愛情傳說》中扇子的效果得到一致美譽。

經歷過戶外實景的大場的合作調度,劉山內心對於拍電影的渴望得到強烈激發。不過,對於外界報道說他希望轉型,劉山並不完全認同這個「動詞」。 在他看來,拍廣告、宣傳片更多的是為商品服務,而電影本身是一個產品,拍好了才要想辦法怎麼營銷出去,而廣告則是定制拍攝,是一脈相承的。

談及拍電影,劉山說具體的劇本都還沒有成型,但是有一點很肯定,就是希望回來廣東,自己熟悉的主場拍。無論如何,作為一個廣告人發跡於廣州,審美啟蒙受益於當年整個香港社會傳遞出來的「元氣」,內心對粵港的地域文化始終懷有憧憬和想像。

現在,粵港之間有政策,也不乏投資,缺的最多就是一個對藝術追求的氛圍與扶持。尤其從G20峰會杭州回來以後,再看廣州的創意園區,淪為商業化的模式讓人實感無奈。

「如果兩地甚至是粵港澳三地政府能夠真正有心去復興粵語影視文化,人才和資源將都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吸引人才回流,再度湧向這片繁育了影視音樂的熱土」,劉山期盼三地政府能夠真正聯手搭台,文化人自然有戲可唱。

責任編輯:星空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