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 廣州報道)被譽為「國之重器」的國家重大科學裝置項目陸續落戶廣東。記者22日從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獲悉,目前中科院在廣東已部署「深圳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站」、東莞「中國散裂中子源」等5個國家重大科學裝置建設,總預算投資逾100億元(人民幣,下同)。將以此為基礎,構建廣東「國家大科學中心」,該建設工作也已被列入廣東省政府2016年重點工作。通過5大裝置集群,珠三角核心區將建設國家重大科學基礎設施體系,將在科學研究、產業升級、技術轉移、企業孵化、人才培養等五方面助力廣東創新發展,還可延伸服務港澳地區。
目前珠三角核心區正在建設國家重大科學基礎設施體系,包括依托中國科學院建成、在建的國家重大科學裝置有5項。有專家稱,這些應現代科學發展需求而生的大裝置被譽為「國之重器」,在提高中國自主創新能力方面佔據重要地位。
其中,總經費達2.4億元的「深圳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站」已率先建成,成為中國基礎科學領域目前最大的國際合作項目。參與實驗的有中國、美國、俄羅斯、捷克以及來自中國香港和台灣的科學家。
該實驗站繼2012年宣佈發現新的中微子振蕩模式,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原創性成果,被美國《科學》雜誌評為「2012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之後,今年又宣佈實驗測得迄今為止最精確的反應堆中微子能譜,為有可能揭示宇宙的形成等未解之謎做出新貢獻。
落戶東莞大朗鎮的「中國散裂中子源」項目,總規劃用地1000畝,土建工程歷經5年建設接近完工。工程計劃於2017年9月份輸出第一束實驗中子束、2018年3月通過國家驗收,屆時成為世界四大(美國、日本、英國)脈衝式散裂中子源之一,將為中國生命科學、新材料科學、新型核能開發等提供先進、強大的科研平台。
中科院廣州分院表示,該項目由中科院和廣東省共同建設,總投資22億元。「散裂中子源是研究、探測物質微觀結構和運動的科研裝置,可帶動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納米科學、醫藥、國防科研和新型核能開發等學科發展,廣泛服務於工農業生產」。
至於選址江門開平市金雞鎮的「中微子實驗站」,是一個以中國為主的國際合作項目,美國、意大利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與。中科院廣州分院透露,該項目總預算20億元,在2015年初開建,預計2017年完成土建建設,2019年底完成全部探測器研製和安裝,2020年開始運行。「該實驗站以測定中微子質量順序、精確測量中微子混合參數、及多項重大前沿研究」。
正在惠州建設的「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強流重離子加速器」兩大項目,總預算達59.8億元,工期預計8到10年左右。中科院廣州分院表示,前者目標是攻克核裂變能安全潔淨發展的技術瓶頸,後者目標則是使中國核物理基礎研究在原子核層次上的整體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同時,依托這兩大裝置,可打造具有世界級水平的先進核能與核科學研究中心;並通過中科院與廣東省合作,搭建先進核技術輻射平台、培育戰略性新興核產業,涉及航天、製造、材料、能源、食品、醫療、生物、農業等領域。
責任編輯:于岄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