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神十一太空人公開科普課 腦機交互實驗搬上太空

2016-11-17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神舟十一號太空人景海鵬、陳冬離開天宮二號後,一堂彙集太空養蠶、種菜、腦機交互、太空體檢等內容的太空科普課通過新華社播出。曾在天宮一號上擔任「太空教師」的女太空人王亞平,與景海鵬、陳冬一同「天地聯講」此次太空任務中科普看點,公開大量天宮二號上的大量珍貴視頻。

「這次香港幾個小科學家,代表所有的小朋友,想通過中國的空間實驗室,看看能不能把他們的夢想變成現實」,景海鵬在公開課的開篇說。香港中學生提出創意,希望看看蠶在太空中是否吐絲,能不能成繭。經過太空人8天的觀察和照顧,天宮二號上的6只蠶寶寶,已有5只成功吐絲結繭。

「現在只剩6號蠶寶寶」,景海鵬將這只蠶寶寶的「太空屋」舉到攝影機前,略有遺憾的說道,這只蠶寶寶長得不是太健壯,我們每天都在觀察它,它也不怎麼動,按著計劃,養蠶實驗已經結束了,但是我們還沒有放棄,繼續觀察、關心它,希望奇跡能夠出現,它能夠跟其他蠶寶寶一樣吐絲、結繭。

天宮二號上還進行了人類首次太空腦機交互實驗。王亞平在地面上做腦機交互實驗的示範。公開課畫面顯示,王亞平戴上腦電帽與實驗裝置鏈接,可以用意念控制旁邊的機器人舉手,並在心中默念話語由機器人重複讀出,實驗效果十分神奇。天宮二號上,景海鵬也戴上了腦電帽進行實驗。之所以將腦機交互實驗搬入太空,是為驗證太空失重環境會否對腦電信號產生影響。

景海鵬、陳冬還首次在太空中進行超聲檢查。陳冬說,太空失重環境中,人的器官會發生一定的位移,他就曾在太空中發現脖子上有兩條「動脈」。在超聲檢查時,陳冬將靜脈錯當成了動脈,這是因為在太空中靜脈也變會很粗。而這些人身體在失重環境中的變化,也是實驗中珍貴的數據。

公開課中,景海鵬、陳冬還演示每日太空種菜的工作、太空鍛煉甚至「太空比武」。只見陳冬打起太極拳,景海鵬使出無影腳,兩人在失重環境中的誇張動作,令觀眾也感受到太空生活的奇妙、有趣。

責任編輯:慧动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