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上次俠客島的文章中提到,香港回歸多年,中國歷史依然不是必修課,引起了不少朋友的熱議。巧的是,島叔最近參與了一項調查研究,對香港的中學歷史教育現狀有一個較為全面的瞭解,剛好可以把這事兒說一說。
現狀
至於在香港,歷史到底算不算必修,我們等會兒再說,先看一組數據。
在島叔參與的調查中,香港中學生對於中國歷史的知識貯備要低於預期。具體一點講,「新中國成立於哪一年」這個問題,一共向來自80所香港中學的學生隨機發放了三百餘份有效問卷,只有27%的人能準確答出「1949」。而在向深圳中學生發放的問卷中,同樣的問題,能正確回答的比例要高得多。
問卷裡,一共列出了五道基礎性的中國歷史題,內容包括古代和近現代,香港中學生平均只能答對1.43題,而深圳則能答對2.66題。
深圳和香港,同屬於經濟發達地區,但是中學生的歷史知識存在較大的差異。其中原因,還是要從教育說起。必修與不必修,只是其中一個方面。
歷史
在香港,歷史學科共分為兩個互相獨立的科目,一個是「中國歷史科」,學習中國古代到近現代歷史;另一個是「歷史科」,主要學習世界歷史。這一格局在1960年左右就已經奠定,並延續至今。
在70年代,中國歷史科被設為初中共同核心課程,通俗點說,就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必修課。和中國歷史並列的,還有中文、英文、數學三門課程。中國歷史教育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1993年,香港開展教育改革,將歷史科設為「人文與社會科目」中的五個子學科之一,初中生必須選修包括中國歷史內的兩門學科。自那時起,中國歷史不再作為一門必修課存在,地位逐步降低。
改革
1997香港回歸,對於教育界來說,本是個再次重視中國歷史教育,強化民族認同的大好機會。但隨之而來的教改,卻走向了反面。
2000年,香港特區政府發佈了一份《終身學習,全人發展——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議》。按照這份建議,中學階段所有課程全部被納入到了8類課程中,歷史科與中國歷史科被分入「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這個大類。但是與回歸前不同的是,大類中並沒有規定具體的科目與課程,而是劃分了6個外延很大的範疇,要求學校在課程設計中必須涵蓋。
此後,雖然《基礎教育課程指引》規定中國歷史及文化教學低於四分之一,但是這個語焉不詳的規定仍然是對教學內容的模糊規定,並未具體到「單獨成科」的中國歷史課程。
這樣一來,原先具體的中國歷史從具體的課程,變成了抽像的概念。同時,由於香港高中升學並不需要考試,各個中心擁有自主制定課程的權利,很多學校或合併課程,或採取專題教育,並沒有把歷史知識系統、全面、獨立地教授。進一步弱化了中國歷史的教育。
而在高中階段,由於歷史科目背誦內容多、拿高分難度大,在升學考試中自然也很少有人選擇。在香港2015年中學文憑考試(相當於內地高考)中,報考中國歷史科的人數只有6928人。遠遠低於生物、物理、化學、地理、經濟等動輒上萬的主流學科。一位研究香港教育的同學向島叔表示:「現行的考試制度對於中國歷史這門學科,非常的不友好。」
幾十年來,香港歷史教育經歷了從必修到選修,再從選修到必修的轉變。一頭一尾,雖都是必修之名,但香港中學教育中,中國歷史教育逐漸弱化的事實已經非常明顯。
重要
為何在所有學科中唯獨關注中國歷史,我想原因是不言自明的。一個國家的歷史,對於民族意識的建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歷史不僅是過去發生的事情,還包含人們對它的闡釋和評價,關乎人們對當下的認識。
著名歷史學家錢穆說過這樣一段話:「欲其國民對國家有深厚的愛情,必先使其國民對國家已往歷史有深厚的認識。欲其國民對國家當前有真實之改進,必先使得其國民對國家以往歷史有真實之瞭解。」此話誠然。
再往前一步說,歷史教育是一種意識形態建設,但卻又是和風細雨、潛移默化的,所起到的效果比起冰冷的說教更大。因此,世界各國都對歷史教育有著高度的重視。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1993年,克林頓簽發了《2000年目標:美國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歷史學科的核心課程地位。1996年,出台了歷史課程國家標準,規定歷史教學原則上要以文明史觀講解歷史,突出了科技、移民、冷戰的內容,同時突出了西方文明的重要性。不難看出,這份規劃就是牢牢圍繞美國的民族認同和現實需要而制定的。而在美國高中,美國歷史同樣屬於必修課程。
而香港在回歸以後,卻在一系列教育問題上與一個民族國家的根本需求背道而馳,畫風實在詭異。「不知新中國建立是何年」的問題,其實絕非知識性的缺陷。
反對
其實,本國歷史教育永遠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而是香港整個國民教育體系的一部分。在這個視野下,我們追問中國歷史教育邊緣化的原因,也就更容易得到答案。
2010年,特區政府提出加強國民教育,建議設立獨立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並面向社會舉辦了咨詢會。這一舉措的結果,關注香港新聞的讀者都應該知道,引發了持續兩年的反對,和多場大規模遊行,致使國民教育成為了香港社會的情緒觸發點。
今年以來,香港教育部門著手修訂中國歷史科內容,提出了「古今並重」的方向,加大近現代歷史的份量;同時在相應的時段加入香港同期的發展,讓學生更全面認識國家的歷史和文化與香港發展一脈相連。而這又被一些媒體解讀為國民教育的「借屍還魂」。
在反國教運動中,成立了一個名為「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的組織,在他們編寫的一套書裡,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孩子放學回家,手裡拿著在學校做的手工,一面五星紅旗,接著孩子說,希望以後到天安門去看看。這讓這位母親大驚失色,覺得孩子被「洗腦」了。
反對國民教育的聲音中,喊得最大的,是擔心包括國民教育的「洗腦」作用。在一些人眼中,學習歷史,加強對祖國的歸屬感是「洗腦」;用普通話教授中文課程是「洗腦」;甚至小學生學習《基本法》也是「洗腦」。
反駁
歸納起來,認為國民教育是「洗腦」的人,主要持這樣兩種理由:一是要保護孩子的批判意識和自由思想,在國族認同的教育上,不應該有感情色彩,而是要客觀公正;二是《基本法》裡規定的香港居民不僅是中國籍居民,因此增強民族認同的教育對其他國籍居民不公平,應該教育孩子成為世界公民。
其實,這兩條反對的理由都站不住腳。作為現代國家,培育和鞏固國族認同與核心價值,是一項及其重要的內容,甚至是主權的一部分。國族認同既可以建構,也可以消解,任何國族認同和核心價值的建構,都是國家有意識培養的,而不是通過批判和自由選擇形成的。
至於第二點理由,依然靠不住。在世界的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有永久居民的制度。不僅香港有,美國有,歐洲有,中國內地也有。但沒有哪個國家會因為有外籍居民的存在而放棄國民教育。香港永久居民裡,中國籍居民達到90%以上,佔絕大多數。通過國民教育增強國族認同並不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如果國民教育只涉及外籍居民的利益,也不至於煽動起規模如此之大的反對浪潮。更多的情況下,這部分人的利益更像是一件外衣,掩蓋著其他的目的。
雖然《基本法》規定外籍永久居民同樣擁有政治權利,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政策指定時要充分考慮其情感和利益。但更重要的是,香港是中國的香港,特區是中央人民政府的特區,而外籍永久居民的政治權利也要依靠《基本法》的保障。對於他們的教育,也應該服從於《基本法》的核心內涵,以整合社會,凝聚共識為目標,而非刻意撕裂。
後果
反對往往不是單純的反對,反對的後面,是另一種支持。缺乏國民教育的後果,第一步是國族認同的弱化,再往下一步,就有可能形成強大的離心力。
「佔中」運動期間,一些香港青年噓國旗、噓國歌;一些青年在「公民抗命」無果後,跑到英國領事館前求助;還有一些人公然打出「港獨」標語。倘若對中國近代史稍微有一丁點的常識,對祖國有一丁點的尊敬和愛護,想必不會做出這樣的荒唐舉動。
而那些認為「愛國是自由」的觀點,也不僅僅在基礎教育領域存在。香港政改方案中要求特首必須「愛港愛國」,也遭到非議,認為特首無須愛國。
誰在製造話題,誰在煽動民意,我們之前很多文章已經說得很清楚。再舉個例子吧,在反國教風波中組成的「學民思潮」團體,在2014年的「佔中」運動中又成為了主角,這已經能說明很多的問題。
兜兜轉轉,話還是回到了我們之前說過的點上。教育問題永遠不僅是教育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增強香港社會的向心力,不妨就從國民教育做起,再具體一點,從中國歷史教育做起。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眾號「俠客島」
責任編輯: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