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港音樂劇北京首演傳遞香港精神

2017-04-05
作曲高世章(右)、作詞岑偉宗(左)接受專訪。記者趙一存  攝

作曲高世章(右)、作詞岑偉宗(左)接受專訪。記者趙一存 攝

香港音樂劇《頂頭錘》主創人員5日在京舉行媒體見面會 。記者趙一存  攝

香港音樂劇《頂頭錘》主創人員5日在京舉行媒體見面會 。記者趙一存 攝

【文匯網訊】 (香港文匯網記者 趙一存 北京報道)由香港話劇團創作,以1936年香港足球隊遠赴柏林首度參加奧運會為主題的香港音樂劇《頂頭錘》,將於4月7日至9日亮相天橋藝術中心。據悉,這是天橋藝術中心慶祝香港回歸20週年系列演出重頭戲之一。該劇導演、編劇兼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陳敢權表示,《頂頭錘》表面上是一套歷史音樂劇,實際上在精神層面是一個現代故事,「傳遞的是香港精神和情懷」。他亦希望能有更多北京觀眾到劇場觀看這部音樂劇。

香港話劇團於1977年建團,是香港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專業劇團。劇團出品的話劇《最後晚餐》、《有飯自然香》、《都是龍袍惹的禍》、《最後作孽》、《親愛的,胡雪巖》等在內地亦俘獲了諸多粉絲。此番陳敢權親自操刀音樂劇《頂頭錘》,擔綱該劇的編劇和導演。談到創作,他介紹,這是一部勵志音樂劇,展現曾經的「亞洲球王」李惠堂以隊長身份帶領足球隊挾「亞洲第一」之威,遠赴德國柏林首度參戰奧運。來自香港大坑老圍小漁村的八名球員,懷著夢想與熱忱衝出香港,以一身球技闖出一片新天地。

陳敢權表示,這部劇對自己而言,「最大的挑戰是要如何把人物寫好。觀眾要認同角色,才能代入故事。劇本修改了至少三遍。在首演的版本裡,男主角開滿被設定為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但是不太受觀眾認同。重演的時候,我不斷把角色更完整化和人性化,使人物更有吸引力。」在他看來,該劇有動聽的音樂、靈活的舞台變化,具娛樂性之餘亦能進行思想上的傳遞,令觀眾反思身為中國人的責任。

據瞭解,音樂劇《頂頭錘》首演於2008年,曾榮獲香港舞台劇最佳整體演出、最佳創作音樂、最佳男主角(悲劇/正劇)和十大最受歡迎製作4項大獎。陳敢權對於該劇作曲高世章、作詞岑偉宗這對香港音樂劇界的金牌搭檔不吝讚揚。他說:「這個戲的成功來自美妙的音樂、活潑有趣的歌詞,還有熱鬧靈活的舞蹈。音樂劇的故事很簡單,所以歌曲要動聽,才可令觀眾有深刻的印象。高世章和岑偉宗二人的曲和詞,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楊雲濤的編舞,絕對令《頂頭錘》昇華了。」

「《頂頭錘》創作靈感來源於研究香港足球史的許榮新先生,」故事雖然發生在1936年,但陳敢權認為愛國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他說:「當時的中國人為國付出和勇敢站起來代表國家的精神,亦能令今天的中國人反思。《頂頭錘》表面上是歷史音樂劇,在精神上卻是一個現代的故事。每每在奧運會看到國人獲得金牌時,我都會為國家的成就感到高興。相信所有香港人,也有同感。因此,希望內地所有城市的觀眾都會喜歡《頂頭錘》。」

責任編輯:喬一樵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