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產權改革盤活內地農村經濟建設

2017-10-12

【文匯網訊】 (記者馬琳)「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基層治理改革創新。在日前舉行的「將改革進行到底」地方經驗報告會暨第三屆中國地方改革創新成果新聞發佈會上,安徽省天長市、湖北省京山縣、山東省東平縣、廣東省新興縣介紹了各自的改革實踐經驗。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院長鄧大才表示,上述四地實踐走的「四條路」都是以產權改革為動力、以機制建構為手段、以盤活資源為抓手、以共享共贏為目標,這對於中西部貧困地區的發展之路大有借鑒意義。

記者從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聯合主辦的「將改革進行到底」地方經驗報告會暨第三屆中國地方改革創新成果新聞發佈會瞭解到,安徽省天長市近年來穩步開展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穩妥落實農村土地「三權分置」,統籌推進其他涉農綜合改革,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院長鄧大才認為,天長市的農村綜合改革可稱之為一條「攻堅之路」,其基本特點可以用四個「全」來概括,即天長市通過全面啟動、全域覆蓋、全程創新、全員增效的改革手段,邁入農業現代「經營之路」,實現農村全面發展新跨越。

湖北省京山縣的改革之路走的是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鄧大才指出,京山縣的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可總結為一條「精改之路」,以精細的因村施策、精緻的分類配股、精準的節點定權和精深的靜態管理,讓群眾參與其中,充分自治。農民不僅有獲得感,更提升了對政府的認同感和農村治理水平。

山東省東平縣在農民如何脫貧致富、農村如何持續發展等難題方面進行了探索。鄧大才分析,東平縣以產權改革推進脫貧的「克難之路」,其特點在於,在貧窮的地區通過產權改革發展了集體經濟,引進了先進制度,不僅跑出了東平的改革速度,而且進一步提升了東平改革的高度。

此外,廣東省新興縣通過以溫氏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帶動傳統農業現代化轉型,走出了一條一產優先,引領二三產業的「融合共生」發展道路。


責任編輯:glory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