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中瑞文化遺產和可持續發展圓桌會議在京舉辦

2017-11-22
中瑞文化遺產和可持續發展圓桌會議午餐會合影

中瑞文化遺產和可持續發展圓桌會議午餐會合影

【文匯網訊】 (香港文汇网 記者 朱燁)中瑞文化遺產和可持續發展圓桌會議22日在瑞典駐華大使館舉行,數十位來自歐洲和中國的文化領域專家及官員、企業代表共聚一堂,共商保護文化遺產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路徑與方法。瑞典駐華大使林黛安對本網表示,將文化遺產保護與經濟發展相結合,很有挑戰性,但不是不可完成。

林黛安表示,中國近年來越發重視文化遺產保護,中瑞雙方在大學和個體藝術家間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文化合作,「我們希望今後能在創新、投資等領域拓展合作,融合多個領域的力量,為文化遺產保護作出貢獻。」她認為,文化遺產不是屬於某個國家的歷史,而是整個人類的歷史,我們不僅要對過去一代負責,還要對未來一代負責。

世界遺產研究院院長古恪禮則對記者稱,修復文化遺產的投資將給社會經濟帶來積極影響,首先是提升包括建材在內的建築業及地產市場的價值,其次還將吸引大批遊客、助推旅遊業發展,更重要的是未來文化遺產保護將有望轉型升級為創新創造產業,「吸引更多有想法、有知識、來自各領域的年輕人投身其中,以文化遺產保護帶動文創業,這也是一個嶄新的視角。」 古恪禮在解讀「哈蘭模式」之後介紹指,世界遺產研究院成立的目的即在於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及文化遺產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專業咨詢服務,促進當地對文化遺產的全面保護與研究,以及可持續經濟的提升。

福建省武夷山市副市長彭秀蓮對本網表示,武夷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文化底蘊十分深厚,然而在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上,仍有困惑之處。她希望,借此圓桌會議能瞭解到歐洲對文化遺產保護和管理的相關機制,並借鑒技術手段、業務管理及專業人才指導等方面的經驗。面對文化遺產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的平衡問題,她則表示,衝突不可避免,但若結合得好,兩者可以相得益彰、互為補充,比如通過宣傳、教育、旅遊、執法等多種途徑,充分保護並利用好文化遺產資源。

責任編輯:Cancan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